第63章 韩信受封齐王-《上下一千四百年》

    第63章    韩信受封齐王

    张良、陈平轻轻踢了刘邦一脚,交头接耳说“我们被困在这里,有什么办法阻止韩信当王?现在他既然开口,上策当然是顺水推舟,就请他当王,厚待他,至少使他保持中立。不然的话,可能生变。”

    刘邦恍然大悟,因而破口大骂说“你他妈的,大丈夫平定一个王国,当然就是一国之君,又何须暂代!”

    春季。

    刘邦派张良带着国王印信,前往临淄,宣布封韩信当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到广武前线,抵抗西楚兵团。

    项羽听到龙且战死,才第一次感到恐惧,派盱眙人武涉,前往游说韩信。

    武涉说“全国人民厌恶秦国暴政,集结所有力量反击。既然秦王朝已经打倒,论功行赏,分封土地,册封国王,目的是使士兵获得休生养息的机会。想不到汉王叛变,起兵指向东方,侵入别国领土。攻破三秦,即行出关,征调各国部队,攻击西楚,用意十分明显,非征服全世界,不会停止。欲望之难以满足,汉王这个人,绝不可信赖。他被项王控制在掌握之中,已有好几次。项王怜惜他,每次都让他活命。然而,一经脱逃,就背叛誓言,反而向项王攻击,他就是如此的忘恩负义。如今将军自以为跟刘邦的情谊深厚,甘愿为他拼命,最后一定陷入他的圈套。将军所以还被容忍,苟且延续,主要原因是项王还在。如今二人之间,轻重全看将军,你向右伸手则汉王胜,向左伸手则项王胜。项王今天覆灭,下一个准轮到将军。你跟项王有故旧之情,为什么不脱离汉王,跟西楚王国和解,三分天下,各自为王?如果错过时机,将军自然帮助汉军,攻击西楚。一个有智慧的人,难道就是如此?”

    韩信抱歉说“我曾当过项王的部下,不过一个郎中,拿着武器站岗。言不听,计不从,谋略不受重用,所以才投奔汉王,汉王却任命我当上将军,交给我几万人之多,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分送他的食物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才能够到这个地步。他那么深厚的亲我信我,我如果背叛,将招来大祸。一点忠心,至死不变,请你代我叩谢项王。”

    武涉失望而去。

    智囊蒯彻,了解天下变局,只在韩信一念之间。于是,假借算命卜卦的言词,微言挑动,对韩信说“相你的面,不过封一个侯爵,而且危机四伏。可是相你的背,富贵不可形容。”

    韩信说“怎么会这样?”

    蒯彻说“当抗暴初起之时,人们惟一忧虑的,是推不翻秦王朝政府。如今西楚和汉争斗,全国遍野,血流成河,父子死无葬身之地者,多不胜数。西楚霸王据守彭城,转战追杀,乘胜席卷天下,威震海内,却被困在京县跟索城之间,迫近西山,不能再进,迄今已有三年。汉王率十万大军,据守巩县跟洛水的要隘和险阻,每天总有数次交锋,却没有一点战果,挫败的时候,又得不到任何援救,这正是智勇枯竭的窘境。人民恐惧疲惫,恨入骨髓,却不知道怎么才好。以我的推断,如果没有盖世的威望和贤能的人物,就不能使灾难平息。如今两位国王的性命,掌握在你的手中。将军帮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将军帮助西楚,西楚就胜利。我的意见是,对谁都不帮助,使他们同时共存。天下三分,鼎足而立,谁都不敢先动,互相制衡。以将军的身价,充分具备威望和贤能,又有庞大军队,驻扎强大的齐国,如果联合燕国、赵国,用奇兵穿过对方不设防地带,顺从人民的愿望,向西方发出呼吁,可以肯定的,天下望风响应,谁敢不听?然后割裂大国的领土,削弱强国的兵力,大量增加封国。封国增加之后,天下归附,都会对将军感恩。齐国土地,据有胶水、泗水流域,将军高卧深宫之中,就可以控制天下。天下所有国君,都会前来朝见。请珍惜上天赏赐给你的宝物,你如果不肯接受,一定会受到伤害。运气来了却不知道把握,一定会化成灾难。请将军三思。”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不应贪图富贵,做出忘恩负义之事。”

    蒯彻说“当初张耳、陈余还是小民时,交情深厚,相互以生命相许。后来,为了张黡、陈泽二人的事,张耳把陈余格杀在泜水之南,身首异处。当二位开始相交时,义气千秋,肝胆相照,然而终于决裂,为什么?为的是欲望无穷,人生变数太多,心理动向,难以预测。将军必忠必信,把身家性命,交付给汉王,这份感情,不见得比张耳、陈余更为亲密。而你们之间的争执冲突,每一件事都大过张黡、陈泽。你认为汉王绝对不会害你,是犯了严重错误。历史上事迹斑斑,文种把已经沦亡了的越王国拯救复兴,使国王姒勾践称霸国际,成大功享大名,结果身被诛杀。原因很简单,野兽已被杀光,猎狗再没有用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以朋友交情而言,你跟汉王,不如张耳、陈余。以君臣忠信而言,你跟刘邦,不如姒勾践、文种。从这两个例证观察,已经够了,将军要深思熟虑。古人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劳盖世的,不赏。现在,将军有勇略震主的威望,又有不赏的功劳。归附西楚,西楚对你绝不会信任。归附汉,汉王对你怀有一种震恐的心。请问,你怎么选择你的道路?”

    韩信抱歉说“先生先去休息,等我想想看。”

    过了几天,蒯彻再向韩信进言说“采纳建议,是成功的预兆。谋略计划的执行,是成败的关键。拒绝正确的建议、制定错误的决策,而能长久保持平安的,为数很少。观察必须深刻,才能知道如何决断。犹豫和怀疑,为害至大。只见到眼前一小点利益,却忘了以后的重要发展,以你的智慧,当然了解它的后果,但仅只了解,没有行动,仍然难免大祸。事业成功很难,败坏却十分容易。机会,只敲门一次,抓不住便永远丧失。时机,时机,不再来临!”

    但韩信始终感激刘邦待他深厚,不忍背叛,同时,也自以为功劳具在,刘邦绝不可能夺取他的齐国,并把决定告诉蒯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