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本想着投靠了满清能过点人上人的日子,可这些年经当奴才当狗不提,如今大清国要亡了,他们还要陪葬,这算哪门子事啊?! 沉阳城里已经是乱哄哄一片了,不少人家哭嚎着挂起了白幡祭典那在鞍山、辽阳和本溪死伤的亲人,还有一批聪明人见状不妙立刻收拾行李就想要逃离沉阳。 而更多的八旗权贵,富人,汉人大臣也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亲卷送出沉阳,希望他们能逃得远远地。 一时间整个沉阳城都乱成一团,仿佛末世将至。 而皇宫之中,皇太极正冷眼看着这些八旗国族们的表演,对于这些八旗国族,他是不怎么指望了。 但还好,皇太极还有自己最信赖的汉人文官集团,卧龙范文程,凤雏苏明哲还有幼麟魏功朝,这可是大清国的三大谋士,都是大清国的忠臣啊。 这几年多赖这些谋士们努力,一方面让各旗自行发展,招募兵丁,一方面让沉阳多屯粮草,打造军械。 如今皇太极掌握着两黄旗加镶白旗,两黄旗已经高达六万人,甲具齐全,沉阳城也是粮草充足,还有不少火炮火器。 虽说丢了三旗,大清国是伤筋动骨,但如果说大清国真的没有反击的能力了,那谁信谁傻。 因此皇太极根本不急,他还有两黄旗和镶白旗,更何况多尔衮的正白旗,萨哈廉的正红旗还在,八旗还能拉出来十二万甲兵,凭什么不能和明军打啊? 沉吟着,皇太极说道:“如今前线兵败,英亲王、郑亲王、豫亲王生死不知,但接下来的仗还是要打的。” “该怎么继续和明军打,怎么保住大清国这份基业,还要大家出力。” “你们都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吧。” 结果皇太极说完话,整个皇宫就安静下去了,那些八旗权贵,满洲国族们是闭口不言,一个个低着头,仿佛大清国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一样,看的皇太极是无比的失望! 多尔衮看着那些只知道贪钱、圈地的八旗权贵,这些满洲国族,他心中满是不屑! 这才几年啊,这些八旗国族就堕落的只知道在女人堆里饮酒作乐,只知道贪污受贿,腐蚀大清国的根基。 如今这些曾经的八旗健儿,驰骋沙场的巴图鲁们,还有多少是能拉弓打仗的? 多铎败了,阿巴泰败了,满达海败了,但自己还在呢! 自己可是大清国的战神,是第一巴图鲁,可不能坐视大清国就这么亡了! 一念起,多尔衮当即出列,穿着正白旗厚重棉甲的多尔衮对着皇太极说道:“皇上!” “臣弟愿意迎战明军,让明军看看,我大清的勇武!” 皇太极一看多尔衮此时还愿意出战当即是拍桉而起:“好!不愧是我大清的睿亲王!” “明军狂妄自大,深入我大清境内,是该让他们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了。让他们好好回忆回忆,当初我满洲八旗健儿是怎么追着明军漫山遍野跑的!” 很快,多尔衮带着自己正白旗的两万甲兵和皇太极家给他的两黄旗一万人,蒙八旗一万人,共计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沉阳城。 同时皇太极还将这几年大清国监造的一批大将军炮和火枪给了多尔衮,希望多尔衮好好打个胜仗给大清国提一提士气。 “皇弟,大清国如今遭逢三败,国民惊慌,士气衰颓,正是我大清国生死攸关之时。还望皇弟奋勇杀敌,大败明军,唤醒我大清国族的血勇,否则我大清危矣。” “皇弟放心,颖亲王率正红旗之兵星夜驰援,既时皇弟可进行施展抱负,让天下人见识我大清八旗之风采。” 想着临行前皇太极的嘱托,多尔衮也是深感自己肩头的重担,他手里这四万人,可是如今大清国唯一能动用的兵力了,若是他这些兵再败了,那大清国真的就翻不过身了。 而多尔衮带着四万大军,带着大批火炮火枪出征后,沉阳城中又有不少人将一些消息传递了出去。 显然是眼看着大清风雨飘渺了,有异心的也就越来越多了。 不提那八旗国族,沉阳城里那些大清忠臣们,一个个都开始想办法找后路了。 对于这些情况,皇太极也是有所预料,但他自信三国演义看得多,曾经曹操面临袁绍来伐时,手下的群臣也是向袁绍投诚,可随着曹操官渡之战打赢了,那群臣不还是效忠于他吗? 因此皇太极有自信,只要自己还没失败,手底下的人就不敢乱来,只要能打赢,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多尔衮率军出征的消息,很快也被送到了明军之中。 “大帅,皇太极出兵了。” 张好古听着这个消息忍不住笑了:“皇太极还是没忍住,他若是死守沉阳城,那到时候还麻烦一些,但他眼下迫不及待想要出兵来重振他八旗的士气,那他就必死无疑。说吧,皇太极派谁出战了。” 信使答道:“是睿亲王多尔衮,率正白旗、两黄旗共三万人,加上一万蒙古八旗。” 四万八旗兵! 张好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说道:“看沙盘!” 众将齐齐围在沙盘旁,张好古看着战局,手指在沙盘上比划着:“能确定是只有多尔衮的四万人么?” 信使说道:“大帅,还有消息说,抚顺的颖亲王萨哈廉倾巢出动了。” 张好古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四万人,而有可能是六万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