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机会-《女帝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2/3)页

    李儒可以想象到朝廷上的大臣们在得知这件事后,是何反应,不过就算他们再反对,也不过是在心里说说,以施然、柳山青对朝堂的把控,朝堂上没有人能反对施然、柳山青的决策,就算不要命也不行。

    至于施然的人会不会反对?

    李儒完全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文臣方面都是黔首的孩子,他们是靠着施然才能读书识字,有机会做官,施然做出的决策,他们只会支持。

    武将方面,且不说科举考试不涉及武将的选拔,武将的选拔依旧遵从惯例,以军功为提拔的依举,就说张平、左戍和乐复等人都是靠着施然,才有机会建功立业,官至九卿、封侯拜将,他们有何理由不支持施然、柳山青?

    而像张平这些九卿之后,施然推出的科举制,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张平一向是唯施然马首是瞻,张平的个人武力也是施然手下一干人等种最强的,可以说施然让其打谁就打谁。

    其他人敢不支持施然,都不用施然发话,张平就会让他们尝尝他的拳头。

    更别说还有由施重统领的一干在暗中的人,时时刻刻地在监察那些人。

    谁反对,谁的犯罪证据,当天就会出现在施然的案台上。

    说起施重,李儒真是很佩服施然,佩服施然的心机,更佩服施然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敢交给一女子。

    李儒能知晓施重在领导一个隐匿在暗中的监察机构,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开始,李儒只是猜测施然在他们身边都安插了人,具体是不是李儒也无法决定。

    是随着一个又一个反对、抨击施然的官员,被施然以合理合法的理由打入大牢,李儒才开始怀疑。

    后见施重经常进宫里找施然、柳山青,便猜测施然安插在他们身边的探子,因是由施重在领导。再后来,经过他的观察和对施重的试探,发现果然如此。

    从这之后,李儒经过对家中下人的考察、试探,发现跟了他二十多年的家宰,竟然就是施然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

    李儒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对于施然的惧意,也是从那一刻升到了极点。

    而那位家宰,现在依旧在家里,担任家宰的职务,管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

    李儒一开始很生气,很想除掉家宰,但李儒知道他不能这样做。

    施然能容忍他知晓自己身边有探子,他还知道是谁,他若是敢动手将之除掉,他敢保证第二天死的就是他合家老小。

    也是从这件事上,李儒知道今后再无可能推翻柳山青,阻止施然行田氏代齐之事,不过李儒依旧不愿向施然、柳山青投降,坚持潜伏、等待时机。

    结果不出意料,施然、柳山青完全不给他机会。

    在家里的待得这些日子,李儒心里是有些后悔的。倒不是为自己,他被囚在府里没什么,反正他都这把年纪了,囚在府里还能成全他的忠义之名。

    李儒后悔的是自己连累了儿子、孙子,尤其是孙子。

    他才刚出生,连走路都还不会走,一辈子就要永远困在府里,是多么的悲惨。

    每当想到这个,李儒都不由在想,施然、柳山青还不如直接把他全家正法了,他的孙子也就不用受这么多的苦。

    为此,李儒曾想过,借着施然曾和李云从小玩到大的交情,让李云给施然写信,请施然开恩,放李云一家出去。

    如果能为朝廷做事最好,不行就让李云一家远离栎阳去越郡做一户普通农家。实在不行,就放他孙子一人出去,随便找一家人寄养也是好的。

    李儒了解施然的为人,只要李云开口请求,施然会念在昔日的交情,放过李云一家。

    唯一的问题是柳山青的面子问题。

    李儒对此也有决定,让李云主动提出来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甚至让李云改姓。

    只是想来容易,做起来难,李儒能下定这样的决心,李云却是个倔脾气,死都不肯。

    李儒为此都和李云吵了好几次,最终只能作罢。

    现在,李儒看到这份科举框架,觉得是一个机会,李云可以借此尝试向施然求职。他觉得以李云的能力,朝廷现在又这么缺人,尤其是河西那边,施然应该会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