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咱们一起杀了他-《我重写了家族历史》


    第(1/3)页

    “胡老爷你提醒的对。”

    “要是有人认出了我的笔迹……,说不定会说我串通土匪,是土匪的同伙。用报纸的字最好,这样不容易暴露……”

    有狐仙的提示,徐从很容易就想清楚了其中蕴藏的危险。

    他写信,是于心不忍,

    但还没到为此毁家纾难的地步。

    他从书桌上取出裁纸刀。

    书斋卖纸都是一刀纸,两尺、四尺对开,纸张都很大,所以需要裁纸刀裁剪出合适的大小再进行书写。裁纸刀基本上是学堂学生的必备工具。

    裁纸刀剪裁旧报,不到一会的功夫,就拼出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只有一行字。

    至于剪裁的旧报,他也趁无人注意时,丢入了柴房的灶火中,将之焚烧的一干二净。

    ……

    次日,轩盛米铺的伙计在起夜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封塞入门铺的信。刘掌柜看过信后,快马加鞭赶至到了徐家堡子,通知了自己的外甥女田蕙兰。随后,徐宅的徐老爷一家便搬迁到了新野县城,暂居于轩盛米铺的后院。

    米铺是人来人往的地方。

    什么时候多了几个人,被周遭的人看的清清楚楚。

    更何况徐老爷一家离开,走的不仅是几个人,还有累世的家资。这些家资,得好几辆马车才能装下。事出反常,难免会惹人注意。

    “徐老爷来到县城了。”

    “我买米的时候,看见了。”

    第三日,在左宅用午餐的时候,信子娘看向徐三儿,提了这一嘴。她见徐三儿动容,继续道:“我不认识他,但听人家说,他是附近徐家堡子的财东,他拖家带口的跑到了县城,还带了所有的钱。对了,他之所以住在轩盛米铺,是因为……他儿媳与米铺掌柜是亲戚……”

    和徐家父子做邻居做久了,有大牙婶这个善于嚼舌根的人在,信子娘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父子二人的过往。

    “三伯伯,你也姓徐。”

    “你不就是徐老爷吗?”

    “怎么还有另外一个徐老爷?”

    在兰花怀里吃饭的花狗将舀饭的汤勺放下,好奇的问了一句。

    家里的男佣、女佣喊三伯伯亦为“徐老爷”,所以他对两个徐老爷有点分不清。

    “吃你的。”

    “这是大人的事,你不要插嘴。”

    兰花喊停了花狗的询问,她朝儿子的嘴里塞了一点吃食,有点紧张的问道:“怎么跑到县城里来了?还是全家都跑来了,这里面一定有事。”

    若仅是携家来到了县城,虽让人感到稍有古怪,却也不至于生疑。但将家财一起带到了县城。哪怕再愚钝的人看到,亦会察觉到这其中的微妙之处。

    除非有大祸来临,不然乡下的财东家可不会阖家搬迁。

    “听说是有匪……”

    信子娘补充道:“有土匪盯上了徐老爷家,所以他们才跑到县城亲戚家暂避风头。”

    土匪?

    听到这两个字,众人点头,瞬间明了。

    从宣统三年到民国六年,豫西南这地乱了好几次。尤其是白狼作乱之后,更是留下了一地的土匪。再加之新任豫省总督赵倜的横征暴敛,聚众上山落草为寇的人数不胜数。仅是新野附近被土匪破家的财东从去年开始,至今已有四五家了。

    二超子所在的西峡县新军,时不时就要进山剿匪几次。

    土匪在一家人的耳中,并不陌生。

    “吃饭。”

    “他家的事,和咱们没什么干系。”

    徐三儿听到这里,将腰间的烟枪取下,敲了敲桌子,轻咳一声道。

    有当家的发话,饭桌上很快就又转了一个话题。开始探讨哪家的花布便宜料好,适合做夏衣。再过七八天,就要入夏了。

    土匪劫村的日子一晃即到。

    比胡老爷的记忆迟了能有三四天。

    大概是徐从给先生去送家里新做好的凉粉用以缓解酷热的那天。他看到县城巡捕房的钟科长匆匆带着背着长枪的巡捕出了城门,前往了徐家堡子所在的西北方向。

    紧接着过了两天,徐书文登门拜访。

    “族里死了不少人,约莫十三个人,还有四个残废的……”

    “你是咱们族里……有出息的人,去参加一下白事。”

    “族老们也这么说。”

    左宅的客厅,徐从坐在主座,听落于客座的徐书文说话。

    “大家都是同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