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缺银子的崇祯皇帝,不会死攥着手里的银子,将它们成批的窖藏起来,任由时间的摧残叫它们发黑。 想集中解决大明现存问题。 一方面要筹建属于大明本土的科技体系。 设立在西山一带的武备院,随同迁移的兵仗局、军器局优势,就像是播种下的一颗种子。 涉及研制、改良、生产的军工体系,将在崇祯皇帝的呵护下,生根发芽,吸取一切值得吸取的养分,茁壮成长起来。 有徐光启、宋应星这些人才,崇祯皇帝并不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 当前要做的就是有足够的耐心,和持续不断的砸银子,集中人力和无力,提供各项便利支持。 涉及科技领域的事情,没有任何能投机取巧的法子,就是要一点点的攀爬。 为了保障这一根本核心,那另一方面就要提高生产力。 利用内帑现有的银子,去大力发展国营经济体,想尽一切办法,多多赚取银子,形成良性循环。 只有两条腿交替前行,才能帮崇祯皇帝解决诸多实际问题。 “王伴伴,这西山的各项谋划,都已经如期开展了,内厂这边,当前准备的怎样了?” 看着离去的徐光启、宋应星二人,崇祯皇帝看向王承恩,开口询问道:“另外…从徐卿那边,招募到的那几个西洋工匠,针对琉璃的改良,进行的怎么样了? 内厂所控辖的一众皇庄,那些被定义为新厂区的地带,一定要好好进行规划,不可浪费一寸土地。 以遍布整个北直隶治下各府的皇庄,作为一个完备的整体,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关系到后续内厂的发展。” 什么是国营经济体? 那就是所涉足的产业,必须具备极强的竞争力,能赚取相应的钱财,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以此在必要的时候,随时随地能帮崇祯皇帝,解决经济方面所遇到的问题。 粮食。 棉布。 就当下大明的情况,那都是比金银还要硬的硬通货! 只要能在这两大产业,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其实能间接帮助崇祯皇帝,先前所定诸多谋划,有序的落实部署下来。 “皇爷,京畿一带,还有天津那边,所规划的纺纱厂、织布厂、成衣厂等,皆开始挖设地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