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出兵-《大唐称王》
第(2/3)页
得益于那些投靠过来的小部落,小村庄,对于周边的村子,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所以能够根据那些村庄的多少,划分雇佣兵前去,不至于浪费人力。不然的话,一个方向去了一万人,走了半个月,才发现只有一个村子,那就搞笑了。
这些琐事王牧处理起来很麻烦,不过有凌敬帮忙就不一样了,基本上的事情,已经被凌敬搞定,他只需要做最后的决定就行。
接近抹谷的时候,他就开始分兵了,两万雇佣兵离开了大队,而他带着人继续前行,逼近抹谷。
距离抹谷还有二十里,王牧就停了下来,他这里是一处山脚,前方则是平地,不但利于防守,进攻也非常方便。
如今王牧手下,单单骑兵就有两千,这也是他不怕野战的一个原因,这两千骑兵,可不是指那些单纯能骑马的士卒,而是能骑马发挥出巨大杀伤力的人;骑兵要求是非常高的,不经过长年训练,无法做到一个合格的骑兵。
当然!有余区域限制,没有西北和草原的大马,重骑兵就不要想了,所以这两千全是轻骑兵。轻骑兵主要是骑射,要在奔驰的马背上精准射中敌人,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别说在奔驰的马背上,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哪怕让他跑着射箭,那箭支都不知道会射向哪里。
就像拿着枪一样,别以为拿着枪就能上战场,那种人只能原地站着打固定靶子,稍微移动一下,都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开枪,误伤自己人也是很有可能。骑射也是一样,在马背上射向敌人,别看范围很大,但是奔驰起来,其实就很小了,箭飞高了,根本就落不到头上,飞低了,直接插进地里,微微一篇,距离就是天差地别。
轻骑兵有一个好处,除了骑术箭术,不用像重骑一样,需要大量的铁甲,毕竟重骑兵是破阵用的。
这么大的军队逼近,抹谷城自然早已发现,正严阵以待的等着敌人到来,可是敌人就停在二十里外,一连三天,都没有动弹,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敌人是在修整,毕竟很少有人,刚刚赶到,就急不可耐的进攻。
只不过随后他们惊愕的发现,敌人就在原地驻扎下来,大量修建防御工事,摆出一副长期坚守的样子。
不等他们弄明白,各种坏消息不断传到城里,先是城外村寨被攻击,不止是附近,三四十里外的村落,原本属于后方,都遭受了进攻,只有一些外出的人逃脱。他们简直无法相信,在没有攻下城池的情况下,怎么敢分兵,这种情况只有兵力相差悬殊才会发生,不然很容易被断后路,毕竟守城一方,更具有优势,他们可以用少量兵马防守,然后把那些深入的敌人灭掉。
可是让扶谷城的人无法做出决定的是,他们找不到敌人去后方的主力所在,从接到的消息来看,四面八方都被攻击了。
大量的斥候派出去,结果不是音讯全无,就是狼狈而回,似乎到处都是敌人的主力。
他们当然不知道,一开始王牧就分出了众多任务,有负责掠夺的,自然有负责防守的,其中一些小部落,就选择了把守险要地段,只要是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所有敌人都别想通过。
对于这些长年游猎的部落来说,大型战争他们不行,小规模冲突却很擅长,尤其是守株待兔的情况下,各种陷阱被他们玩得溜圆。
没有几天,抹谷城的守军,感觉自己成了瞎子,对于城外的情况,变得一无所知。
独龙江可以说是骠国的生命线之一,还是最重要的那一条,大部分城池距离江边不远,大部分矿藏也因为在江边而被发现,毕竟这时代,太偏远的地方,也没人认识这些。
抹谷城不但位于江边,宝石矿也同样距离独龙江不远,因此他们需要防守两个地方,即便有五万兵马,也不敢分出太多人出城。
以前他们还觉得两个地方,互为犄角,可以增加防守强度,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反而成了负担。
王牧一点也不着急,不停加固营地,然后接收俘虏,再让人送回去,忙个不停。
大战没有爆发,小战却没有停,王安带着轻骑兵,每天都在围猎骠国的斥候队伍。
本以为是一场明刀明枪的硬仗,为了这一天骠国还是准备了很久,也很充足,可是敌人根本不攻城,这让他们有力也无处使。
骠国不想大唐,郡县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敌人敢深入,就面临多个城池的围攻;他们这里主要是以部落形式存在,城池之间,距离都在几百里之外,这么远的距离,不但支援不方便,粮草运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抹谷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不过也不可能长期防守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