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高明的投资-《朕不吃这一套》


    第(2/3)页

    张璁来到这里之后,就直接到沈举人这里。一边喝茶,张璁一边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如果这是真的,此事确实比较棘手。如今皇上十分强硬,刘健、张懋等人都已经被赶出朝中。皇上亲自督办,王守仁和陈达形同钦差,着实叫人有些头疼。”

    “所以我才来找你商议。”

    “找我就对了,外界都以为我跟你势同水火,格格不入。若是我出面,大概没人会怀疑是为了你们张家说话。”

    在外界的印象当中,沈举人正直耿直,脾气火爆,急公好义,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挺身而出。

    虽然是张家族学的山长,但是却常常跟张家对着干。张家做了什么错事,也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亲自到张家讨回公道。

    因此,张家人也痛恨沈举人,曾经几次想解聘沈举人,但是因为其他的教授、训导和学生们都拥护沈举人,从张家族学出去的人也劝阻张家,才勉强留下沈举人。

    殊不知,外界得到的这些印象,都是两人故意制造出来的骗局。沈举人跟张家作对的局面,恰恰是张璁跟沈举人合伙上演的一出戏。

    两人故意在公开场合显得格格不入,暗地里,沈举人是张璁最重要的谋士和助手之一。

    张家在族学上舍得花钱,表面上看,是一个善举,是为了培养张家子弟,笼络外姓子弟。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战略性投资。

    接受张家资助的学生,因为有文化,出去之后。也是同安县、泉州府的人才。

    这些人占据了同安县几乎所有需要文化的职位,在泉州府衙里面,也有大量张家族学出去的人。

    同安县和泉州府的很多秀才,举人,也都是张家族学出去的人。

    这些人掌握了本地的话语权,占据了衙门里重要的位子,不少人还在外地当官儿,更不用说在张家服务的人。

    各行各业的张家族学人才,组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为张家服务。这是张家根深蒂固,越来越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沈举人,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代表人物。

    直到现在,张家还在资助沈举人参加会试,冲击进士。

    按照大明制度,中了童生,就可以穿青色长衫,戴方巾,就踏入了“士”的门槛,脱离了农工商这些穿短打的平民行列,实现了阶层的提升。

    虽然有穷秀才之说,但实际上,中了秀才,基本上就能实现衣食无忧。便是不做官,还可以做吏,在衙门里谋一份差事,或者受衙门雇佣,干一些临时差事。

    这些差事,跟无偿提供的徭役不同,衙门是要给工钱的。

    如果不受衙门雇佣,也可以自谋生计。或者开个私塾收费教学,或者给别人的私塾当老师,写对联、书信、诉状、婚书、文契等等,都可以收费的。

    一年收入二三十两银子,一家五六口人的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