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恐怕不行了。”里正摇摇头,“他们娘俩年初的时候就搬走了,我们还是前几天才知道这事儿。今年家里孩子要去府城赶考,临走前就想着去看看他们娘俩,结果那宅子换人了,说是这娘俩刚过完年就走了,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 说罢,长叹一声,“唉,别说你找,我们也想知道。” 一股火气憋在胸口,让秦秋生脸色都变的难看许多。 “那臭丫头。”他一脸恼火,“本想着三牛没了,也给那孩子守了这些年,正好我在隔壁村子拜访了友人,就想着过来商量商量,让她改嫁。她现在还年轻,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 里正能说什么,只得点头附和。 眼瞅着天色不早了,回家的路也不近,秦秋生这就准备回去了。 “老伯,拜托您帮忙打听打听,有消息帮我送个信儿吧,想不想改嫁我总得听个动静,省的让媒人一趟趟的空跑。” 里正点头应下,“放心吧,一有消息我就让人告诉你一声。” ** 回到家中,一小儿嘻嘻哈哈的跑上前来,被秦秋生抱在了怀里。 “爹,给我带好吃的了吗?” 秦秋生抱着儿子进屋,取出一包糖和两样小物件,去韩家的点心也带回来一封,另外一封给了里正。 他连韩家的门都没进去,茶水更是没喝上一口,自然不会凭白的损失一封点心。 陶氏看到他带回来的东西,笑着收在一边。 “这么晚才回来,去哪里了?” “走了趟东桑村。”秦秋生到现在心情都不是特别好。 陶氏一听那三个字,脸色沉了下来,抬手在他大腿上拍了一巴掌,“没事你去东桑村干啥,接你那闺女回来?我可把丑化说在前边,家里没地方给她住。” “你懂个啥。”秦秋生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她男人都死好几年了,寡也守了,正好路过,就想给她在找个人家,总不能自个儿过一辈子吧?” 陶氏听到这话,心思顿时活泛起来。 要是这样,倒能让那继女回来住段日子,到时候找个人家把她嫁出去,说不得能收到多少彩礼呢。 秦秋生也四十多岁的人了,儿子还这么小,谁知道能不能熬到儿子长大。 为了这个宝贝儿子,俩人这些年一直都在卖命干活,这两年可是要让他去读书的。 谁不知道读书花钱。 不说给先生的束脩,就是那笔墨纸砚的,长此以往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咋样,她回来吗?”陶氏催促问道。 秦秋生耷拉着脸,“回啥回,他们娘俩被婆家给赶出去了,之前说是去了县里,知道的人说年初又搬家了,这次搬到哪里也没说。那臭丫头,天生就是来讨债的。” “那老婆子也太不厚道了吧?”陶氏感觉到手的银子飞了,对韩王氏也生出了不满。 虽然她从未见过韩王氏,却也把继女看做了私有物。 “现在说啥也没用了。”秦秋生懒得再提那不成器的闺女,起身走到儿子身边,开始逗弄他。 陶氏一边惋惜着,一边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秦家总的来说条件还是很不错的,二十多亩田产,一座青砖瓦房,家里也有些余钱。 这些钱好些都是那个短命的继子当年送回来的,她过门后,家里都是婆婆管着,陶氏也不怕,谁让家里就一根独苗呢。 老太太把孙子疼的犹如眼珠子。 饭桌上,陶氏提及秦鹿这件事。 老太太啐了一口。 “别提那丧门星,生了个孩子还是个克六亲的,我那大孙子就是让她给克死的。” “娘,您听谁说的?”陶氏给儿子喂饭,娘俩你一口我一口。 小孩儿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再加上就这么一根独苗,家里从上到下都宠的无法无天。吃一口在屋里转一圈,也没有谁觉得哪里不对。 只觉得小孩子能跑能跳就是福气,在哪里跑哪里跳谁也不在乎。 老太太翻着白眼道:“东桑村里的人都知道,不然你觉得我为啥不让她回来。” 老人家对陶氏很满意,刚过门就怀上了孩子。 那时候她最疼爱的大孙子死了没多久,心里正是难过的时候。 突然听到陶氏有孕,险些高兴坏了。 之后生出了个足月的大胖小子,她才慢慢的缓过劲儿来。 也是因为家里发生那么多的事儿,老太太对这唯一的孙子看的特别重,连带着对陶氏也顺眼起来。 他肯定不能让小孙子步大孙子的后尘,想去打仗绝对不行,还是做个读书人最稳妥。 读得好自然高兴,没那天赋也不怕,这个家以后都是小孙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