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男排,男排》


    第(3/3)页

    发球直接得分,比分19:16.

    “好球!”

    场边,李教练禁不住就拍着手喝了个彩。

    教练给球员喊彩,不是那种性格特别外露的教练,一般显然很少见。

    而李教练,可不算性格外露的人。

    也是这个发球,确实是让他感觉精彩。

    就如同他当初第一次看到有人发跳发时那样,给他心灵带来的冲击很大很大。

    当然,现在见的多了,冲击心灵倒不至于。但有些感觉,嗯,就是那种,我跳我发,你们全都是弱者,和我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球员的那种感觉,很让他觉得欣然。

    当初那个徐姓国手,身高不足1米9,在一群人高马大,体格健硕的老外面前,发球时就是那种气势。

    而现在,身高不算矮,但不算强壮,年龄、体质也不算有优势的少年,在同一群少年面前,所展现出来的气势,与他曾经所感受到的那种气势,何其相像。

    由不得他不给与一声赞叹。

    “卢教练,小林这个发球,有当年徐震的几分模样,有你的几分?”

    卢林和韩晨的师生问题暂告一段落,韩晨依然没回替补席,被卢林留在了场边,甚至还把魏潇和周庭一起叫了过来。

    现在三个小球员离他们稍一远些,在一边看着球,边讨论着。

    卢林也暂时闲了下来,留心观察起了比赛。

    林幕的攻防,以及林幕的发球,听到李教练的喝彩,卢林也是欣慰点头。

    他一直看着林幕成长起来,说实话连他有时都觉得稍有些感叹。

    确实是太快了。

    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八年成器,大多运动员都是在这样一个范围内一步步的成长。

    而林幕,只是短短不到两年,无论是技术还是意识,都已经成长到马上可以和成年球员相比拟的程度了。

    就说这个发球,从他第一次教给林幕开始,到现在,这个力度挥展,以及发力挥臂所散发出来的气势,谁见到了都要不由的赞一声——漂亮。

    至于和徐震和他当年比……

    “大概比我和徐震当年差点,可我们当年……”

    卢林偏过头,回答着李教练的话,只是说起评价对比,但斟酌了下才继续说道:“当年的我们,怎么说呢,我是模仿学习者,很多模仿的痕迹一直到我退役都没彻底消磨掉。

    而徐震,他是跳发的创始者,这是大家公认的说法。但其实,他创造了跳发没错,但,是综合了很多队友的发球特点和发力特点,还有戴指导帮他总结规范,之后才有的他世界杯上的精彩亮相。

    大家都觉得震撼,确实也有够震撼,但其实细剖析起来,里面很多东西,也同样有着别人的痕迹。

    也是他当年年龄也不小,到后来,他也同样没有把这些痕迹彻底消磨。

    什么是顶级球员?或者说最顶级的那种球星。

    我觉得吧,大概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他的特点,否则他只能算一个不错的球员。

    如何成为球星呢?在我理解,大概先期是模仿、规范,到后来逐步圆融,再之后,有了自己的独自特点融会其中,融会贯通之后,大概就可以算是了。

    我和徐震,都不算!而林幕吧……”

    “嗯,你的意思就是,林幕有他自己的特点了?”

    李教练的眉毛抖了抖,他曾经不是顶级球员,但卢林说的这个理论,他一琢磨倒也觉得十分有理。

    世界上公认的几大球星,细数一下,似乎都是有自己的技术招牌,是那种别人也用,但你就是觉得对方是模仿的那种招牌。

    想想,确实是那么回事呢。

    不过,林幕能被卢林说已经在起步,甚至起步走出一段了,倒让他格外的多思量了几下。

    原来,优秀的不仅仅是表面呢!

    “倒还不至于,我刚说他比我们那会差,这个是肯定的,毕竟他现在体格和体质还没成长到最佳。不过,他虽然没融合到有自己特点的程度,但已经理出了一些雏形了,这一点,比我当年强。

    未来能成长到什么程度,不好说,看他自己,也看环境的。就说现在吧,青年比赛的这个环境,给他成长的空间已经很少了。林幕可不是真偷懒,懈怠比赛……”

    卢林说着话,笑着摇摇头。

    “哈哈,我也就那么一说,要说小林这个性格,我是很认可的,真的是稳!”

    李教练笑着点头,接着问道:“那怎么样?现在小林把局势又打起了,马上就要20分了,比分也领先3分,还换小韩上去吗?”

    “先等他这个发球局……”

    卢林看着赛场,正准备说等林幕的这个发球局结束再看,结果林幕的第二个发球已经结束。

    又是一个干脆利落、气势十足,且力道和角度都极佳的发球。

    对方的防守接发球阵型未做多大变动,林幕可不会手软。

    几乎同一位置,让对方似乎触手可及,但偏偏鞭长莫及。

    20:16.

    第三局,蓬蠡队的比分正式跨入20分,把比分拉到了局末。

    且领先了对方4分。

    从上场落后一分,到领先四分,林幕的上场,效果立竿见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