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逮住一群羊薅羊毛有难度,逮住一只羊使劲薅我还不会吗? 自己有每天更新一集的未来自传,人才的数量对自己来说意义并不大,反而是人才的质量更加重要。 一天攻关一个方向,量变足以引起质变。 操作的好,到时候我不仅有“十万大军”,还很可能会有“十万小雨”? 嘶~当真是机智如我,竟恐怖如斯! 而且算一算时间,自己最长存活记录是2038年,那个时候的小雨应该是刚刚28岁的年纪。 而这个年龄恰好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年纪! 别不信,事实上,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在年轻时完成了人生的大部分成就的。 因为人的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等是随着年龄的老化而不断减退的,这种生理现象被称为“流体智力”。 人的流体智力在20岁进入高峰期,在25岁达到顶峰,25岁后慢慢下降,所以越老流体智力越低。 爱因斯坦在25岁思考,然后26岁发表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等。 牛顿23岁建立微积分,光学,力学,天文学等。 海森堡26岁提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杨振宁28岁提出宇称不守恒,几年后得诺贝尔奖。 可见科研更看重流体智力,超过一定的年限科学家的各项综合指标就不足以支撑科研上的创新。 而林小雨,恰好在自己所能触及的最远未来……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 巧合么? 命运……真是奇妙。 这个女孩,或许不仅是命运给自己的考验,同时还是……命运给自己的奖赏? 只不过……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养成? 孟浪版“小雨氏计划”? 对自己这个大叔来说,可还真是个艰巨的挑战啊…… “大叔,干嘛这么看我,眼神有点怪怪的。”小雨缩了缩脖子。 “哦没什么,我只是在思考一个很严肃的,足以影响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问题。” “什么问题?” “如何‘科学用雨’!” 小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