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脑子有点乱-《大明太师》


    第(1/3)页

    翌日一早,陈云甫并没有急着去东阁找朱标继续说废徭役的事,他还没那么闲。

    河南那边谢亨衢、栾可法两人都没到案,锦衣卫已经派人去拿了。

    虽然说两人这事办的一塌糊涂,不过到底给国朝凑足了民丁,北伐该开始了!

    “第一批粮食和民丁都已经抵达北平通州,剩下的陆续也在北上。”

    站在武英殿的巨大沙盘旁,陈云甫手里拿着本子,一五一十向宋国公冯胜通传着相关情况:“军器局负责的兵仗、弓弩、箭矢等物也已陆续送抵北平,燕王殿下也送来了本,此刻北平兵器、粮草、辎重、士卒已尽数筹备得当,只等宋国公一到,就可开拔。”

    说及这北伐的事,陈云甫心里也不由的一阵惊叹。

    惊叹什么呢,惊叹此刻大明的国力恐怖!

    后世仅以史考,大明国力的最巅峰是明初,也就是洪武、永乐二朝,后面所有子孙其实都是在走下坡路。

    别看到了万历朝,大明人口破亿,但那不顶用。

    就说这次北伐,陈云甫身为大明此刻的大管家,对国力最是有直观感受。

    你以为北伐最让中央头疼的是调兵吗?

    不是,是调人,也就是摊派民夫。

    无论是钱粮还是兵器,户部和兵器局这边等到民夫备足,那边连三天都没用就从各大府库、武库调了足数会同民夫一道北上。

    至于调兵,京营一个兵都没动。

    去年伐云南才刚动三十万,今朝北伐,就又从山东、河北、北平和山西抽出了二十万精兵。

    甚至连五万骑兵北平和河北两地就出够数了。

    用的到京营吗?用的到陕甘吗?

    完全用不到!

    甚至连山东、江苏两地的军户都用不到。

    哦对,苏北和山东的军屯卫所就是所谓备倭军的前身。

    数不多,反正十来万的精锐还是能凑出来的。

    陈云甫抠着手指头算了笔账,这时候的大明如果倾全国之兵打一场国战的话,大概能在三个月内调集超过一百万根正苗红打过仗的精锐,调出超过一千五百万石战争储备粮和不下三十万匹战马。

    不说什么一汉当五胡的话,就这配置,你说打奔袭战也好、攻坚战也罢再不行拖后勤的持久战,大明的百万雄师都能在草原住上个三五年了。

    朱老四的军功章里,一多半得算是朱元璋这个老子的功劳。

    “嗯,辛苦大学士了。”冯胜道了声辛苦,而后继续对着沙盘沉吟。

    既然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那么距离圣旨下达也就在眼么前,他这最后要和包括蓝玉在内的一众军中主将再统一一下思想,确定好整体战略。

    这时候陈云甫就不便多待了,直接告辞离开。

    前脚走出武英殿,后脚就得了御前司的信,说朱元璋召见。

    不敢耽搁,赶紧面圣。

    “臣文渊阁大学......”

    “别报号了,过来!”

    朱元璋哪里像是个有病的样子,此刻一身皮弁服穿在身上,威武的身姿顶天立地。

    “你给冯胜他们打过照会了没?”

    “说过了,宋国公和申国公、一众侯爷议论军务,臣不敢打扰自行离开。”

    “偶尔听两句也没什么。”朱元璋睨了陈云甫一眼,不满的哼了一声:“你小子鬼精鬼精,看起来老实本分,却是一肚子的心眼算计,标儿也是你撺掇的吧。”

    “啊?”

    陈云甫当然要装傻,闻言不明所以道:“太子爷有事?”

    “别跟朕来这一套。”朱元璋毫不客气的撕下陈云甫的虚伪面具:“废徭役、复商籍,你敢说这两件事不是你提的?”

    “哦,是臣提的。”

    陈云甫见糊涂装不过去,便坦然的一口承认,又差点没闪到朱元璋的老腰。

    “那你还敢跟朕装糊涂!”

    朱元璋气的瞪眼,就见陈云甫一脸无辜的摊手说道:“陛下,臣好歹也是您的文渊阁大学士,天下事务何其多,需要和太子爷通风汇报的也不少,您不说明白,臣愚钝,哪里猜得到。”

    “你愚钝,天下就没聪明人了。”

    不爽的哼出一声来,朱元璋将朱标拿道关于废徭役、复商籍的奏本着宝祥送到陈云甫面前,言道:“标儿写的,你自己看吧。”

    陈云甫哪里还用看,这奏本里的章程全是出自他手自然是了然于胸,不过面上还是装模作样翻看了几眼,而后面视朱元璋言道。

    “臣看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