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与杜邦的碰面-《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第(1/3)页

    美国的暑假一般从5月底开始,一般会持续到9月,如果非要考究,这项制度大概是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有个名叫霍瑞思·曼教育家,对美国进行教育改革,如统一教育制度等,其中学校放暑假是其中一项,最初的考虑是那时医疗条件不太好,夏天挤在一起,容易滋生传染疾病。

    而在后续的推广中,因为美国的产业转型等,寒暑假算是影响到了全球,霍瑞思·曼也被后世称之为美国公共教育之父。

    当然,华夏大地自古有着休沐,汉唐之类不提,宋的休沐堪比后世,不过到了清朝,和女人的领口一样,越收越紧。清廷的皇子们最可怜,一边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一共5天假期,连除夕也不放假。民间则是稍稍宽松,一年有着腊月初十到正月十五的假期,零散假期就不多说了。

    物极必反嘛,所以到了戊戌变法期间,其实除了社会体制稍稍有所推动之外,教育方面,新学的开办可以说给了民间一个极大的喘息。

    说回如今,朱传杰和夏玉书,这俩作为哥大的两个学生,到6月的时候,基本上也就休息了。

    眼下万事俱备,在纽约中央公园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一对新人的婚礼正式开办。

    为了迎合美国人,朱传杰特地邀请了神父为他们主持。

    1911年6月27日,蔚蓝色的天空上,一朵朵鱼鳞般的云排列着,这像是天公在绘制一幅大写意,浓墨重彩,却又风轻云淡。

    一个个穿着庄重西服的纽约顶尖名流端坐在布置好的椅子上,见证了两个来自清国,但却异常“亲近”美国的年轻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座美国式的凉亭之下,绿色的植物缠绕着整个凉亭,盛开的白色、红色、蓝色小花将凉亭点缀的好似来自神话故事一般。

    朱传杰与夏玉书相对而立,洁白婚纱映衬着夏玉书仿佛是从油画中走出,一对新人深情的对视着。

    神父开口了:“朱传杰先生,你愿意娶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士,让她成为你的妻子吗?”

    “我愿意!”

    “夏玉书女士,你愿意嫁给这位才华傲人的先生,让他成为你的丈夫吗?”

    “我愿意!”

    ……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篇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的婚礼誓言,开始在美国风靡……

    仪式过后,就是酒会了,朱传杰的婚礼,交际色彩可能更加浓厚一些,在嬉闹一阵之后,朱传杰夏玉书两人各自朝着自己的交际圈子走去。

    朱传杰提着酒杯,与小摩根开始穿梭在往来的宾客之间。

    婚礼前,朱传杰其实与小摩根碰面了,但小摩根听到艾隆公司有意朝着关东铁路投资之后,立马动起的自己的念头,可是在朱传杰的另一份报告之下,却是选择了后者。

    1911年7月之后,艾隆公司将开始全美广播的覆盖,优先集中在所有大城市,更加创新开发多样性的广播剧,同时在深耕广播的时候,开始尝试性的接触以电影为主新兴媒体。

    由摩根财团参与,爱迪生发明的有声电影,在去年正式出现了同步声音技术,已经完全可以用做商用。

    后续电影院的投入,将占据小摩根和艾隆公司大量的资金,于此同时,艾隆公司下属的无线电研究室也是传来了好消息,未来将会更加优化收音机技术,为第二代艾隆收音机做好准备。

    目标已经确定,第二代艾隆收音机将全面抛弃第一代的矿石收音机技术,转而向着二极管收音机技术迈进。

    如此,小摩根相对于冰城至汉耀港的铁路也就兴致缺缺了。

    “朱先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皮埃尔·塞缪尔·杜邦,杜邦财团的掌舵人,之前,对于你们艾隆公司在德克萨斯州出售枪械,杜邦先生可是有着不小的牢骚啊。”小摩根眉宇间春风得意,有着艾隆公司,老摩根其实对自己这个继承人很是满意。

    更是帮着化解一些艾隆公司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麻烦,这不,借着朱传杰婚礼的酒会,带着朱传杰到了一年中年人面前。

    此时的杜邦财团,其实远远没有后世发展那么庞大,因为那次爆炸式的发展——一战暂时还没有到来,但是财团雏形已然初显。

    杜邦家族,从美国诞生之日开始,就以火药为中心,一直发展着。

    1802年,杜邦家族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的白兰地酒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公司总投资36000美元,发起股计18股,杜邦家族占其中12股,占有绝对的支配权。而最早的杜邦家族创始人,姑且称呼其为老杜邦,借着与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拿到了政府订单,自此开始了家族创业之旅。

    而在1902年,时值杜邦家族百年的时候,杜邦家族其实因为掌舵人离世,差一点就分崩离析,当时最有意思的杜邦家族内部论调就是将杜邦家族的所有产业作价1200万美元,卖给竞争对手。也就是这个时候,杜邦中兴的三巨头出现了。

    分别是创始人伊雷内·杜邦的曾孙艾尔弗雷德·伊雷内·杜邦,与他的两个堂兄弟托玛斯·克莱蒙·杜邦和皮埃尔·塞缪尔·杜邦。在这三人的带领下,杜邦公司从1902年开始到1905年,兼并企业64家,实际控制    69家,家族资产开始出现膨胀。

    而三巨头中,艾尔弗雷德喜欢技术,科尔曼具领袖风范,皮埃尔精通财务和公司组织结构设计。三驾马车拉着杜邦,到了1911年。

    而如今的杜邦公司,又将面临一次选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