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人们无不喜欢音乐。为了能够奏出动听的音乐,古人发明了各式各样的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将乐器分为八大类,分别为金类、石类、丝类、竹类、匏类、土类、革类以及木类。 金类,用青铜制作而成的乐器,如钟、铙等。钟属于击打乐器,它不但是众乐器之首,还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是贵族在祭祀、朝聘以及宴请宾客等礼仪活动的必备乐器。 战国铜甬钟 石类,用石头制作而成的乐器,如磬、编磬等。磬最早发明于石器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器时,发现敲击不同的石块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于是将石头磨制成了磬。 丝类,用丝制作而成的弦乐器,如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类,用竹子制作而成的吹奏乐器,如笛、箫、箎、排箫、管子等。 匏类,用类似于葫芦的匏瓜制作而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土类,用土烧制而成的陶瓷乐器,如埙、缶、陶笛、陶鼓等。 革类,用动物的毛皮制作而成的乐器,如鼓等。 木类,用木材制作而成的乐器,如木鼓、柷、敔等。 除了钟、磬之外,在当时最受欢迎的乐器莫过于琴、瑟、筑、竽。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意思是说,临菑(齐国都城,又叫临淄)富有且殷实,这里的居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吹竽鼓瑟、弹琴击筑。 钟声浑厚,琴声悠扬,笛声嘹亮,埙声苍凉……这些乐器独奏已是极其悦耳,如果合奏,甚至是齐奏,再伴以歌舞,将会是一种莫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