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红楼》

    《风月鉴》开篇:“昔雨花台西,有一家姓常名兴。”第三回,嫣娘参加府考,他的丫鬟说:“这离府里好有二千步。”考前,常兴说:“这里离贡院虽不甚远,然临场总觉忙乱,我叫人向秦淮后街赁了一个住处。”

    贡院,举办科举考试的地方,建在学宫附近。的贡院是江南贡院,就在秦淮河边,紧邻学宫。都在夫子庙景区范围内。

    嫣娘住处离这一片区域不远,而且离当时的知府衙门“好有二千步”。

    第五回,“雨花台临近有一处禅院,名净因庵。”“庵中桂花盛开,又有几处亭阁,最是幽雅。”

    常家住雨花台西,所以离净因庵非常近。

    《红楼梦》二十九回,贾家去清虚观打醮,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丫头们太吵,“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

    门前尚未坐完,前头的就已经到了,贾家离清虚观非常近。

    而且庙里面“凉快,两边又有楼”,“贾母领着众人,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庙里面建筑不少。

    城里,江南贡院不远,有一座净觉寺。净觉寺位于三山街,初建于明朝,现存建筑有院落四进。

    净因,清虚,净觉,名字也存在对仗关系,所以,三者其实是指同一寺庙。

    《风月鉴》中也提到了三山街,第五回初,嫣娘去净因庵,到回末,在路上看见轿子中的女子“真如娇花初开”,就一路跟着,“一直往三山街去了。”原来,这女子是“老太太房里的丫头”,刚刚“往寺里去替老太太拈香才回来。”

    老太太家住三山街,净觉寺也在三山街。丫头去的寺里,当然也是净觉寺。嫣娘去的净因庵,也是指净觉寺,他去净觉寺玩,遇到一个漂亮的丫鬟,但在书中,把这事分成了两段来写。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说:“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曹宣的房宅也在城内,并且和曹寅的房子一起,占了大半条街,三山街。《风月鉴》说常家在雨花台西,所以曹家在城西。

    坐标有三,一是三山街,一是雨花台,一是雨花台西。雨花台在城外,对着雨花台的城门是现在的中华门。

    《红楼梦》十六回,“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三里半是长度。长度测量是东西向,或南北向。“从东边”是说,在最东边测量,“至北边”则是说从南到北,南北向三里半长。

    中华门到三山街,约1.9公里。非常接近三里半这个数据。

    中华门三山街一线以西,到水西门城墙止,现存一系列古地名,如来凤里,凤游寺,荷花塘,水斋庵等。古迹有颜料坊古建筑,净觉寺,都与《红楼梦》,与曹家有关。

    《红楼梦》中有水月庵,又叫馒头庵。馒头是斋饭,水月馒头,合起来就是水斋庵。

    颜料坊同曹家织造身份有关。织布,刺绣,染布,制衣,都属织造范畴。

    来凤里、凤游寺同省亲有关。十七回,潇湘馆题匾,宝玉说:”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荷花塘同大观园中的湖相关。四十回,众人坐船游湖,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大观园里有可以撑得开船的一片水,水里有许多荷花。

    《红楼梦》中,十六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

    活水,是流水,河流。城中的河流,最出名的,是秦淮河。北拐角,是由此角转过去可以向北走,方位上对应的是东南或者西南角。

    秦淮河在城内,从东水关流入,向西南从中华门前流过,再转向西北,自水西门流出,呈倒“几”字形。

    也就是,中华门北,秦淮河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所以确实是从曹家花园的东南角流入。而荷花塘也确实是在秦淮岸边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