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犹如过山车般-《大明最狠总兵》


    第(2/3)页

    朝臣们向姜瓖跪拜一次。

    在上次册封时,就明确了要求,向燕王行礼时必须下跪。

    即使到了明末,仍然有不少忠于明室的官员,忠于明室不等于大公无私,因为姜瓖说了要大幅度涨俸禄,许多官员都对姜瓖有好感了。

    行礼完毕后,官员们分列两边。

    这次上朝,姜瓖身穿的服饰完全不一样了,身穿明朝王爷才有资格穿的衣服。

    他俯视阶梯下众臣一遍,朗声道:“在上次,本王说过,要大幅度提升俸禄,经过数日来的仔细斟酌,具体方案出来了。”

    听到这里,众官员精神一振。

    随即,手中拿着小本子的小玄子向前两步,将本子打开,朗声宣读起来。

    “从九品一百二十两、正九品一百六十两、从八品二百一十两、正八品二百八十两,从七品三百十五两、正七品四百三十两、从六品五百五十两、正六品六百六十两、从五品八百两、正五品九百六十两、从四品一千二百两、正四品一千六百两、从三品两千二百两、正三品三千两、从二品三千八百两、正二品四千六百两、从一品六千两、正一品七千两。”

    小玄子再明确说明,这是一年的薪俸,每个月发十五分之一,剩余的年底一同发放。

    除了每月领取的薪水外,福利补贴有粮食发放,免费治病,绫、绢、罗、绵等物资发放。

    新的俸禄标准,比原本给予京营军官标准更高,无论文官还是武官,皆是按照新标准实施。

    综合起来,正二品官员的年薪,相当于2013年我国的四百余万,宋代包拯最高官职是正二品,当时年薪相当于2013年的七百万。

    要是换成2021年的物价,包拯年薪超过一千万。

    在我国历朝历代,官员俸禄以宋朝最高,其次是清朝(加上养廉银,清朝从雍正开始实行养廉银制度)。

    在清朝中期,正七品知县养廉银为六百至一千二百两,正一品总督为一万五千至两万两。

    银两是不断贬值的,清朝中期银子购买力,大约相当于明末的40%。

    姜瓖是参考清朝俸禄标准,又再结合物价情况,从而设定这时期俸禄标准,以清朝中官员俸禄数据的40%为基准。

    听到最终结果,官员们莫不欢喜,每个人都眉开眼笑。

    内阁次辅蒋德璟道:“燕王为官员们着想,众臣定会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

    户部郎中吴甘来道:“燕王待众官吏如此之好,下官感激不尽,相信在场众臣皆感激不尽。”

    张国维道:“燕王之举,甚得官心。”

    ………

    众臣纷纷发言,要么是夸赞姜瓖,要么是欢迎这个举措。

    武英殿内,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在场有一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皇帝朱慈烺,姜瓖故意提高俸禄,让朝臣们都支持他,虽然对于姜瓖掌权已经麻木了,也对此很不爽,希望姜瓖越多麻烦越好。

    对于官员们的反应,姜瓖冷眼相看,很快,他们就不会再说姜瓖的好了。

    众臣发言过后,大殿内重新安静下来。

    轮到赵天麟表现了,他从左侧出列,站在中间上方,面向众人,朗声道:“燕王按照新的标准发放俸禄,是有前提条件的。”

    什么前提条件?众臣洗耳恭听。

    只听赵天麟道:“若是家中有土地,并且土地免赋税者,不在薪酬之列。只有家中没耕地,或者有耕地还能正常缴税者,才会按照新的标准给予俸禄。”

    听到这么说,大多数臣子的心霎时间凉了半截,他们的心情犹如过山车般,由刚才的兴奋跌落至冰点。

    他们不再感激姜瓖,而是觉得姜瓖很有手段。

    话又说回来,要是姜瓖没有手段,焉能掌控大明朝廷。

    有少部分臣子却因此兴奋起来。

    姜瓖接口道:“诸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高薪俸和免赋税,只能选择其一。大明就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缴税,导致朝廷税源枯竭,连边军的军饷都发不起。所以,本王倡议,大家放弃土地免税,换取高俸禄。当然,本王只是倡议,并不强迫。”

    很快,姜瓖的数名臣子,都出列发言,表示愿意选择高俸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