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宦官干政-《大明逆子》
第(2/3)页
最终,皇帝无奈只好启用太监。太监是隶属于皇帝的奴仆,他们没有子嗣,可以说皇帝就是他们的依靠。
相比于尸位素餐的文臣,相比于表里不一的武将。很显然,太监就是个最好的选择。
为了让宦官们不能一家独大,反过来威胁皇权,唐德宗先是于贞元二年,将神策军分为左右两厢,分别设置左右神策军大将军二人,左右神策军统军二人,贞元十二年,又增设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因为是直接掌握军权的要职,反过来架空了大将军和统军。
就像是朱慈烺建议成立东西厂是一个道理,就是不能让一家独大。三方制衡更好,于是崇祯便采纳了这个建议。
唐朝就是太倚重与太监了,唐宪宗元和年间,为着平定叛乱藩镇的用兵需要,又将此前亲信宦官代表皇帝去执掌军机枢密的差遣,加以制度化,确立了宦官担任枢密使的制度,让宦官得以“承受表奏、出纳帝命”,逐渐参与到中枢政务。
主政的左右枢密使,和主军的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便被成为宦官集团的“四贵”,更经历数十年演化后,成为了能稳定传承的既得利益集团。
在这种权力架构下,皇帝要除掉具体某个当权宦官,是并不困难的,有一群觊觎他位置的其他宦官,会主动甘为皇帝的手中之刀。但若是皇帝想废弃整个宦官执掌禁军、参与枢机要务的制度,便意味着要和整个宦官集团、也包括已经被宦官集团极度渗透、遍布党羽的神策军将士们,去作一番生死之战。
这个和大明目前的情况有些类似,崇祯皇帝想要拿下骆养性不过是一句话的事。问题是,五十万锦衣卫并不是骆养性一个人的。除掉一个骆养性容易,除掉整个锦衣卫集团,难如登天。
如今的锦衣卫已经壮大到凌驾于军队之上了,而且朝廷官员治贪反腐的案子还没有了结。如今的朝廷,还必须继续仰仗锦衣卫。
李唐皇帝和宦官集团的最大一场冲突“甘露之变”,实为唐文宗只会死读《贞观政要》,完全不懂朝堂平衡之道,竟意图将宦官集团和士大夫朋党一网打尽,恢复唐朝前期皇帝的威福自传之权,却全然不计后果。
这就跟崇祯皇帝一样,崇祯皇帝当初急于弄死魏忠贤。也是因为他不懂平衡之道,其实弄死魏忠贤没有错,错就错在崇祯皇帝没有再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阉党集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