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立万(1)-《青白之恪》

    太白学堂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儒学班和算学班。

    不再有启蒙班和预备班之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分成儒学班和算学班。

    这也是各方面综合考察的结果。

    史料记载,官学未恢复时,但统治者在民间讲学的大儒开设经馆,教授经学的儒学馆、专门研究历史的史学馆、专门研究词章句读的文学馆以及佛老之学的玄学馆,四个学科并立,构成了南朝刘宋时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开具了专科大学的先河。

    既然‘技校’开不成,干脆办一个算学专科大学。

    因此李青白想开一个‘算学馆’。

    但是自己经费有限,于是与太白学堂的张院长商议,不如将学堂改造成两个特色班,当今圣上推崇儒学,科考模式也一直在改革,比如增加了律学和算学,李青白因此建议增加算学班,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也将发生改变,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通过科举考试,学生、家长、校方都会得益,而自己的能力就会被认可了吧。

    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普通百姓享受不到平等的待遇,有些人能识字就不错了。但是世家不同,有自己的家学。

    世家大族兴盛时期,世代相传的家学兴盛,像褚恪之被称为‘公子恪’,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从小受做太傅的祖父熏陶;东晋王羲之,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书法精妙,称为书圣,其子献之,书法不亚于王羲之,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祖冲之,其祖父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做"奉朝请",学识渊博,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的儿子祖暅,提出"祖暅原理",巧妙地证得球的体积公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对于改革后的两个班级,又制订了了三项福利政策:

    一、由学堂出钱,学生将会道各大商铺实习一个月。这也是她之前刚当助教时被浇灭的一把火。李青白吃一堑长一智,觉得自己当时有些幼稚。自己身份低微,不但学堂不会听自己的,商铺也不会听,估计这些眼高于顶的学生也不会听。现在不同往日了,有了张县令和张院长的支持。

    二、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和进步奖。奖学金每月一评比,奖励学习好的前三名,由学堂提供;助学金名额不限制,帮助家境贫困而学习不错的学生,由县令提供;进步奖顾名思义,奖励每月评比中,名次进步最大的一名,这个是李青白私下自己制定的,并不要求其他夫子执行,奖励是什么到时候她自己看情况而定。

    三、凭借着与刘算子的亦师亦友的关系,提出了交换生的概念。每年三月份以后,两边学堂各推荐一到两名学生到对方的学校交流学习,为期暂定一个月。这项举措,双方都知道实施起来有些困难,需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保留了双方夫子观摩教学交流经验的举措。

    后来的后来,太白学堂又开了律学、书学等特色班。

    前期做了那么多铺垫,李青白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盯上了科考这块肥肉。这几年太白学堂除了张昱托了他父亲的福,还有李青白这个过时的助教外,没有一个学生能通过科考入仕,里面的弯弯绕绕她当然再清楚不过,自己在人才选拔时已经落选过两次了,能当上助教还是多亏褚恪之出面周旋。而今有把握了吗?答案是没有,不试一试永远不会有。

    针对此,儒学班和算学班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上够十四个小时,多了不限制。

    在最后一个月,李青白和李学礼还针对曾经科考的题目,专门研发了一套教学模式,大胆预测各种题型和题目,进行实操演练。这方面李青白比较有把握,因为刘算子出的题目类型,她再熟悉不过了。

    半年后,黄石县太白学堂算学班有两名学生进入殿试的机会。

    一年后,黄石县太白学堂算学班有十名学生进入殿试的机会。

    这一年,太白学堂一炮而红,张县令因为教育业绩有望升迁了,而李青白再次被人提及,这一年,她已经二十岁了。

    少女十五岁及笄;少年二十弱冠;

    而李青白的二十岁是‘桃李年华’啊。

    这一年年底,她收到了一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