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下子轮到了方孝孺发傻……这个燕王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和传言的不一样? 看起来人言不能尽信。 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时候还少了? 自己还跟张相告状,冤枉了好人。 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对不起燕王了。 “王爷之言,甚是有理。方孝孺必定竭尽全力,请燕王放心!” 朱棣很感动道:“既然如此,你就辛苦一下,趁着张相在北平的时候,也给他们讲讲,能听到张相讲课,那是他们的福气。” 方孝孺连连点头,赶快辞别朱棣,迫不及待去筹备了。 临走的时候,方孝孺还恶狠狠看了黄子澄一眼,都是你这个东西,把好好的燕王殿下都给教坏了。 黄子澄满腹委屈……我冤枉呀啊? 只剩下两个人,他猛地看向朱棣,惊讶道:“燕王殿下,你,你怎么改主意了?咱们不是说好了,要教成纨绔子弟吗?” 朱棣瞪了他一眼,“蠢材,人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你给教废了,他们再换一个就是了,而且他们还会心生芥蒂,觉得咱们北平有意害他们,从此就跟咱们生分了……你说说你,出的不是馊主意吗?” 黄子澄目瞪口呆,忍不住伸出大拇指,“殿下高见啊!那,那你准备怎么办?” 朱棣呵呵一笑,“自然是把他们培养的,看起来像个人才。” “看起来像个人才?” “对!就是你熟悉的那种,就是下笔千言,胸无一策。只会说大话,屁事不会干,又不食人间烟火,不懂民间疾苦……对了,就是士大夫那种,跟你以前一样!” 黄子澄哭了,你这个形容,还真是不客气啊! “殿下,我大概明白了,可是这种人,如何能得到各个部落的青睐啊?” 朱棣没回答,而是反问道:“黄先生,那你说一个文人,如何能得到皇帝信任,在官场风生水起,如何混到了宰相的高位呢?” 黄子澄忍不住思量起来……这个读书人,显然不是张希孟、李善长那种,而是王朝中期,靠着正规途径爬上来的文官。 首先,这帮人要有个不错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在科举之中,要考到前几名,被朝野知晓,获得学历。 对应的,就是让这帮头人子弟进入北平大学堂,得到名师教导,顺利毕业。 其次呢,文人还要什么? 文人需要互相抱团,彼此提携,形成一股势力。 只要大家伙拧成一股绳,才不至于被人坑了。 放到北平学堂这边,就是让不同部落的人,彼此熟悉,结成同窗之谊,甚至让大明的高材生,跟他们成为朋友,拓宽人脉,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从北平大学堂顺利毕业的头人子弟,就光鲜亮丽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