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大明第一臣》
第(2/3)页
可张希孟的表态,等于告诉大家伙,事到如今,丝绸作坊还要运行下去,丝绸生意还要做下去。
至于桑田要怎么办,或许还要看张相的意思,不过很显然,不会全部变成农田。
事实也的确如此,张希孟很快公布了有关桑田的分配办法。
这些土地毫无疑问,要归还百姓,尤其是还有原主的,一定要还回去……但是,却不能任由百姓毁掉桑田,重新种回水稻,这么折腾,损失的还是百姓,也会摧毁苏州城的丝绸行业,造成织工失去生计。
所以首先,朝廷要出面,在地方设立常平仓,以平价向百姓出售粮食。
而且还接受以生丝兑换粮食。
保持粮价平稳,这样产出的生丝,就能换更多的粮食,赚更多的钱。
保证百姓有利可图,桑田能够保留下去。
当然了,百姓也需要保证生丝质量,朝廷会按照等级,收购生丝。
接下来就是生产丝绸的环节,这也是个麻烦。
张希孟提出的建议是由朝廷出面,筹建一座大型的丝绸作坊。
朝廷收购生丝,并且将生丝转卖给作坊,再雇佣织工,制成丝绸,交给市舶司出售……整个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都必须掌握在朝廷手里。
这是一切的根基。
因为只有如此,才方便制定标准,影响整个行业。
当下的丝绸产业,几乎是技术水平最高,机械化程度最高,蕴藏无数潜能,关乎国计民生的最重要行业。
朝廷不全程掌控,是绝对不行的,
不过作为丝绸大户,依旧有生存的办法,也有发展壮大的余地。
首先,他们也可以向农户采购生丝,只要比常平仓的价格更合适,自然会有人愿意卖。
拿到了生丝之后,有本事织出更好的丝绸,再拿去市舶司出售,卖得更贵,那也是你们的本事。
只不过由于有朝廷的作坊在,针对织工的待遇标准,已经确定下来。
什么打骂,惩罚,侮辱,压榨……这些种种手段,全都不行。如果这么干了,等于把优秀的织工逼到朝廷这边。
而且还要官吏负责,接到了告发之后,一定会严惩不贷,绝对可以让大户倾家荡产,从此变成小户。
简言之,丝绸行业还是保留了下来,但是整个行业都被彻底洗牌了。
昔日被少数丝绸大户彻底把持的局面,完全被打破了。
桑农拿到了好处,织工改善了生存状况,至于朝廷,由于深入掌控了行业,拿到的税收分红,不言而喻。
几乎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哦,还有那些呼风唤雨的大户,貌似他们失去了为所欲为的本钱,不过谁让大明执政,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们呢!
你们的好日子结束了。
如果怀念张士诚,大可以去大牢里陪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