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研究难题,豁然开朗的解惑!-《放弃留学,我打造了世界第一名校》


    第(2/3)页

    万青山点了点头道:“的确是石墨烯的剥离上出现了问题,我们采用的是高定向热解的方式进行剥离与提取。”

    “热解石墨通过高温处理,性能接近单晶,3200~3600摄氏度下剥离石墨烯,是以往判定出的最佳温度区间。”

    “相对上将时间缩短了许多,但最终不管是用机械剥离或者氧化还原剥离,最多也只能剥离出几层石墨烯。”

    “按照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各项资料表明,仅仅只有这么几层石墨烯,无法满足最终成果的问世。”

    大致将当下问题说出来之后,万青山朝着气相室方向看了去。

    这一段时间,只有他知道在剥离石墨烯的实验上,到底失败了多少次。

    让万青山这么一说,苏辰也将明白都给弄清楚了。

    同时,他心中也有了相对应的解决之法。

    事实上最开始得到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相关资料之时,他就知道石墨烯新能源电池肯定能够成功。

    所有资料他当时也都有看过,在资料中最重要的提及到了一点,高定向热解的方式剥离石墨,根本不可能。

    “万教授,你可能走入到误区之中了,甚至你可能在研究资料的时候,自动忽略了某些理论上行不通的论点。”

    苏辰猜测到发生什么事情之后,有条不紊的说道:“常规的方式剥离出几层石墨烯正如同你说的那样,无法满足新能源电池的需求。”

    “但是资料上,却提及到了十分重要的一点,用常规的方式去高定向热解石墨,完全不可行。”

    “想要将一份正常的石墨打散,并且分离出几亿份来,必须要走非常规的路线。”

    “比如在资料中有所提及的,在1730摄氏度的温度上,将石墨烯进行打散剥离。”

    怎么可能?!

    苏辰这里刚刚说完,万青山顿时就瞪大了双眼。

    在1730摄氏度之下打散石墨烯,这些内容他都在资料中有所看到。

    只是过往经验剥离石墨烯都是在3200~3600这个温度区间进行。

    选择性的,他将这里当成了笔误。

    但没想到,苏辰这个时候却是在这一点上着重进行提醒。

    “万教授你先别忙着吃惊。”

    “之所以不能采用高定向热解石墨,主的原因在于结晶状的石墨加热之后只会更脆,不利于群体分离,而此时的石墨内部结构也会趋于稳定,类似于钻石和笔芯一样。”

    “钻石的硬度,铁榔头都无法敲碎,而笔芯却能够一折就断,甚至成为粉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