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廷的具体平叛方略,稍后我就会进宫,去问一问。不过这并不影响你们发挥,你们需要做的,不是将朝廷的具体平叛方略摆上去,那样岂不是告诉叛军,我们的动作吗?” “你们需要做的,是氛围渲染。” “是信心提振!” “是文能提笔安天下!” “还有没有问题?” 这一下,王勃终于不再有疑惑了,孔颖达也热情高涨! 文能提笔安天下! 原来在殿下心中,我们这些文人并不弱于战场上的将军啊!殿下真是我等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别说没问题,就是有问题,熬也要熬出来。 嘱咐好孔、王二人后,李奇便立马进宫。 利州叛乱,绝对是当朝第一要事。 老李同志这会儿工夫恐怕已经在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了。 皇宫,太极殿。 朝堂之上,今日难得的肃穆一清。人人的脸上,都写着“沉重”二字,一地叛乱,那么就必有一地百姓受苦,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尽速平叛。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上看不出悲喜。 心中却后悔莫及: 没想到李孝常真的反了,朕派去调查情况的密探都还没回来,这会儿工夫,只怕密探也被扣押了。悔不当初啊! 当初要是听了奇儿的话,早早做些部署就好了。 此刻,李世民沉声道: “利州李孝常叛乱,众卿,可有什么说的?” 程咬金见众人不开口,当即回道: “回陛下,臣愿领一支偏军,旬日之内,便将此贼子拿下!” 没去西征战场,程咬金就已经引为憾事了。 原本想着,打突厥,肯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没想到贤王殿下也去了,三下五除二,既然把整个战况弄得轻松无比。 李靖这老小子这是要躺在军功簿上吃几辈子了。 所以这一次,程咬金如论如何都不能错过机会。 再说了,打李孝常,那实在是没有太多挑战性。 李世民不置可否,继续道: “朕很心痛,朝廷敕封的义安王,一没受到不公待遇,二没遭遇朝廷冷落,但是说反了就反了。如此薄情寡义之徒,朕,恨不得生饮其血!” 李世民越是很平静的说出这番话,众人都知道,陛下是真的伤心了。 也真的动怒了。 这个时候,裴寂往外迈出一步,慨然道: “陛下,自古以来,犯下作乱者,皆不得好死。老臣以为,还是应当商议一番,如何快速平定叛乱,还利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此事,也有赖几位将军!” 李奇惊骇的看着裴寂,这老狐狸在干什么? 自己诅咒自己不得好死? 还是说,这会儿工夫,他先假意忠诚,要旁听一下朝廷的平叛策略,然后再去通风报信? 李奇不相信裴寂。 但是更迷惑的则是老李同志了。 李世民记得很清楚,李奇曾经和他说过,利州反叛,裴寂绝对参与其中。 当时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信的。 后来利州叛乱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又有些迟疑。 此刻见老裴寂慷慨激昂,一幅与叛乱分子不共戴天的样子,李世民心中的天平又稍微倾斜了一下。 或许,宰相同学真的没有参与这场叛乱。 想到此处,李世民沉声道: “李孝常来势汹汹,纠集十万之众,已经占了利州。利州各府县官员,尽数被诛。朝廷的大军,目下正在突厥战场,想要抽兵回来,几乎不太可能。” “也就是说,朝廷的可占之兵,只有长安周围的十六卫。” 这就麻烦了啊。 十万之众,虽然有可能是号称,但是真实兵力只怕至少也有七八万。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孝常那个乌龟王八蛋蓄谋已久。 否则,一介封王拥有的私兵也不过千数,何来七八万之巨? 这一仗,并不好打。 甚至比突厥战场的形势还要不妙。 秦琼和程咬金彼此看了看,两人心知肚明,年纪上来了,加上浑身伤病,想要和以前一样,上阵冲杀,勇猛无敌,不太可能了。 见众人都没有说话,长孙无忌便道: “陛下,臣以为,或可下一道招降旨,用来暂缓叛军的行动。” “利州位处大唐以西,和党项人挨得近。咱们可以先示敌以弱,再徐徐图之。等到李将军从突厥战场抽身出来,三十万大军旦夕之间,便可平定利州。” 李世民摇摇头: “无忌,你以为李孝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 还不是因为这个时候,朝廷没兵! 他会等到李神通回过身来吗? 不可能的! 朝廷越是示敌以弱,就越会让李孝常信心满满,加快攻向长安的节奏。 长孙无忌哑然。 这……的确棘手啊。 能够坐镇一地封王,在背地里暗暗继续十万人的力量,这个李孝常很明显不是一个头脑简单之辈。 李奇一直没有说话。 他还在思考裴寂的用意。 李奇绝对相信,裴寂是参与了这场叛乱,但是现在苦无证据。平白无故指责当朝宰相和叛军勾结,这个罪名并不容易坐实,甚至会引发朝政内乱。 所以李奇也没有着急跳出来。 他很想看看,这只老狐狸究竟能演到什么时候? 表演艺术家? 嘿嘿,再厉害的老戏骨,也有笑场的时候。 李奇很有耐心。 正在这时,殿外传报: “报!陛下,紧急军情!” 李世民现在最害怕听到的,就是这四个字。 他霍地站了起来: “说!” “回陛下,右武卫将军刘德欲叛变,率三千右武卫,欲从春明门进攻长安城。但是……但是不知为何,那三千右武卫被人绑了手脚,就在春明门外一丈之地。” 李奇一听,心中暗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