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唐第一楼主(大章)-《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第(1/3)页

    “当然会去!”

    李奇打了包票。

    其他人嘛,或许还会出现意外,但是鱼玄机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且苏小小也绝对不敢推辞。

    榜首和榜眼都去了,其他人能不去吗?

    接下来两天,李奇也捎带着手筹备阿玛尼开业的事情,顺便把唐社的构想设计得更完善。

    不过最关键的,还得是人才。

    这一天,李奇带着童方,来到李世民设立的文学馆溜达。

    他想在这物色物色几个人。

    先把唐社的架子搭起来。

    文学馆的人见着李奇,有一多半并不认识,只以为是又来投效的才子。

    大家礼貌的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自从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似乎把文学馆这档子事情给忘记了。

    不过,大伙儿依然没人离去。

    李世民尚为秦王时,大家便候在此等待发掘。现在李世民都是皇帝了,大家更不愿意走了。

    说不定哪天就被擢升到翰林院。

    但是,也有心高气傲之辈,对这种整天无所事事的日子实在是过腻了!

    “走!今天就走!”

    “陛下公务繁忙,早就把咱们给忘记了。与其在此蹉跎岁月,不如去外面快意人生!”

    有个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才子,此刻就在高声吆喝。

    他的对面,站着一位三十多的汉子。

    此刻劝解道:

    “子安,稍安勿躁。”

    “陛下总会有空,想起咱们的,想当初,许敬宗和虞世南他们,不也是从这走出去的吗?”

    那个叫子安的年轻人摇着头,坚决道:

    “冲远,你能等,我可不等了。”

    “大好时光,放在文学馆里虚度,实在是浪费!浪费啊!”

    李奇就站在人群中,细细琢磨。

    这两人应该喊的都是表字,具体对应到历史上的人物,是谁呢?

    你俩就不能喊一下大名吗?

    李奇虽然上学时也背诗,但是对诗作者的表字,却实在记得不多。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薛礼薛仁贵那样,好记。

    不仅好记,还有电视剧帮助你记。

    那个叫冲远的人叹了口气:

    “子安,你才气逼人,只要再坚持坚持,定有出头之日。”

    子安看着文学馆的大门:

    “出头之日,又何须坚持坚持,走出这道大门,就是出头之日!”

    “王勃,慎言!”

    这个时候,有另外一人突然喝到。

    李奇登时眼前一亮。

    王勃?

    初唐四杰之一的那个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那个王勃?

    居然是他?

    这幸好谁遇上哥们了,不然,年纪轻轻就天妒英才,实在是可惜啊!

    王勃刚刚这话,有隐射老李的嫌疑。

    把文学馆当成监牢了。

    若是被有心人揭发告了上去,只怕就要吃罪。

    王勃却仿佛浑然不在乎。

    他本就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性子激烈,才气横涌!

    只见王勃笑了笑,道:

    “冲远,我走了!”

    “各位兄弟,我走了。在此能够结识你们,也不枉为王勃到此一游!”

    说话间,王勃就要迈门而出。

    李奇终于上场:

    “子安兄弟,稍等一下!”

    众人纷纷侧目。

    这人是谁?

    身边居然还跟着个保镖?

    看上去不太像咱们文学馆里的人啊。

    王勃转过身,有些讶异道:

    “阁下是?”

    李奇笑了笑,自报家门:

    “本王李奇,今日突然兴起,冒昧造访文学馆。刚巧遇着子安兄了!”

    李奇?

    贤王殿下?当今陛下二皇子?

    王勃即便放肆,这一刻也不由得拘谨起来,连忙抱拳执礼:

    “草民王勃,见过贤王殿下!”

    刚刚李奇叫他子安兄,可把王勃吓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来了。

    那个叫冲远的,只以为李奇是因为王勃刚才的冒犯之语,要惩戒王勃,此刻不得不出来求情道:

    “殿下,草民孔颖达,见过殿下。”

    “子安刚刚所言,乃无心之语。他平日里对陛下推崇备至,绝不会轻犯天颜!”

    李奇盯着孔颖达,心里乐了。

    孔颖达啊!

    那可是老李的十八学士之一!

    没想到,居然被自己截胡了!

    李奇笑眯眯的看着孔颖达,道:

    “你,叫孔颖达?”

    孔颖达被李奇看得发毛,心中暗道:没有听闻贤王殿下有什么特殊癖好啊?不应该吧?

    他只好硬着头皮点头认下。

    这下好了,一箭双雕。

    李奇本来不过是来文学馆碰碰运气,没想到遇上这么两位,可真是捡到宝了。

    王勃才气逼人,有他来写文章,再适合不过。

    孔颖达老练稳重,主持唐社的工作再合适不过。

    想到这儿,李奇很开心的道:

    “什么有心之语无心之语,本王都不在乎。人嘛,有点才气,自然就要有点脾气。”

    “这样吧,本王这里有个活,不知你二人可愿意试试?”

    王勃看了看孔颖达。

    那眼神分明在问:冲远啊,这位贤王殿下在长安城名声极大,可以说是一众皇子中,最出挑最一位。

    只是年纪这么小,能有什么活给咱?

    孔颖达回敬眼神:

    子安,你这问题,哥哥我也无解啊。

    贤王殿下名满长安,心怀天下,是真真切切的长安大善人,或许可以跟着这位殿下。

    李奇见二人迟迟不回答,只好再问:

    “你俩看啥呢?”

    “大眼瞪小眼的,怎么,怕跟着本王无用武之地?”

    王勃把心一狠,作揖道:

    “属下愿听候贤王殿下差遣!”

    “属下亦愿往!”

    孔颖达也不甘示弱。

    虽然李奇不是太子,未来命运尚且不清,不过目前来看,这位殿下是个能折腾的主。

    无论是经商,还是奏对,都颇有成就。

    听说,就连朝中的一干御史,也不敢弹劾李奇,生怕被李奇骂个狗血淋头。

    这样的殿下,似乎也值得期待一下。

    李奇笑着拉起王勃和孔颖达的手,道:

    “好!好!”

    “今日就在王府为二位设宴,咱们杯酒论诗,品评天下大势!”

    杯酒论诗,品评天下大势。

    光是这句话,就让人豪气顿生!

    王勃心中热血翻涌,没跟错人啊!就凭殿下这两句话,就足以值得自己效力。

    李奇招了招手,道:

    “方方,让大唐酒庄送两坛唐台到王府,今日本王高兴,当浮一大白!”

    把王勃和孔颖达领回王府后。

    李奇便兴冲冲的从书房拿出唐社的架构,他兴奋的看着两人,问道:

    “子安,冲远,二位是想进入朝堂混个官职,还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王勃、孔颖达面面相觑。

    对面这位殿下,毕竟才十五岁,开口就是青史留名的大事,莫非是想谋取东宫之位,问鼎天下?

    想到这儿,两人不禁有些紧张。

    还是不够谨慎啊!

    怎么就跟着殿下回来了呢?

    孔颖达老练,回答道:

    “殿下,入朝为官要怎样,青史留名又该怎样呢?”

    这话就相当于说:

    殿下,你好好把话说清楚,别吓我们了。

    李奇脸上浮现一丝笑意。

    他淡淡的道:

    “若是想入朝为官,以二位的才华,我可以向父皇举荐,至于是几品岗位,我就不敢保证了。”

    “若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嘿嘿,那就是这个了!”

    说着,李奇扬了扬手中的纸。

    他把纸张摆在二人面前,开始从大唐的精神文明建设、谈到国家软文化实力,从百姓的信息获取、谈到朝廷政策的传播,从抨击时事针砭时弊谈到献言建策,洋洋洒洒,说了足足两柱香的时间。

    王勃沉默了。

    他得消化一下,这个叫报纸的玩意,有如此诸多神奇的功效?

    孔颖达也面露疑惑。

    不是造反就好。

    只是这个唐社是怎么回事,竟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二人都不说话。

    李奇也没有继续怂恿,他相信,以这二人的才智,如果不能理解这个事情,那么未来做起来就会很吃力。

    当然,报纸这种超越时代局限的媒介,提前就拿出来了,的确也考验二人的格局。

    良久过后。

    王勃抬起头,看了一眼孔颖达。

    他似乎想清楚了,为什么李奇把这个说成是青史留名的事业。

    这个报纸,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之举!

    “殿下,子安才疏学浅,直到此刻方才想明白,殿下的宏图构想。”

    “与殿下比起来,属下这点微末才华,实在是不值一提。属下愿为唐社马前卒,但凭殿下吩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