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菁华“古武研究所”-《全能科学家》
第(1/3)页
早在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上古部落战士在一切为了“生存”的严酷斗争中,出于本能的经验累积,掌握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进而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数千年的战争史,脱胎于战争实践的军事技能,形成了完整的武术传承。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拳、掌、腿”各种拳术打法也揉入了哲学、兵法、经络等等各种“道”,武学也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搏击技巧,体现出了古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深邃思辩。
从先秦两汉开始,东华的文化典籍之中就有了武学经典的独立分类,例如《汉书?艺文志》中就收录《剑道》38篇,《手博》6篇,这些都是论述“攻守之道”的专著。
武学发展到明代进入了鼎盛时期,不但拳法众多,而且器械套路也更加丰富多彩,武术家著书立说之风盛行,留下了大量图文并茂珍贵的武学遗产,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中重要的专著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唐顺之的《武编》、何良臣的《阵记》、茅元仪的《武备志》等。
到了清代,虽然满清贵族为维护其统治地位,限制民间练武,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群众基础,加之当时存在许多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秘密结社,使各种流派的武术纷纷兴起。
南派、北派,少林、武当,佛家外功、道家内功……武术流派林立,东华武术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兴旺景象。
近代之后,由于社会的发展,枪械火器的普遍使用,使得武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功夫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kungfu”甚至一度成了东华文明的代名词,八卦掌、咏春拳、八极拳、形意拳、迷踪拳等等武术套路大行其道,“武术”这种东华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成了人们研究的对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菁华大学是东华理工科排名第一的重点大学,但鲜为人知的是菁华大学同样是第一个在大学校园引入武术研究的高等学府。
早期的菁华大学体育部,曾有过两位传奇式人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