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文典,无名之笔,技能书-《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第(2/3)页

    秋露一直在试验,但细节掌控得还不好,做出来的纸质量参差不齐。

    但,他只是试试新笔,竹简为纸即可。

    烧松为墨这事秋露说过,还时不时拿矮松尝试,已做出了几块品质参差的墨锭,足够试试这无名之笔的效果了。

    少倾,秋露拿着几块墨锭进来,另外还有一块造型简洁古朴的小方砚:“先生,我那里只有这块砚台,你暂且一用。待我找几块合适石材,再给你专门做几个。”

    顾恪一摆手:“不用,做砚台我比你快多了,你找几块合适石材即可。”

    砚台和笔这类东西有个特点,讲究起来是没有上限的。

    但若只为实用,那瓶装墨水和竹笔也能写字,炭条类的铅笔更是连墨水都省了。

    顾恪这钢笔字都没学好的人,自不会有高雅心思去玩笔墨纸砚。

    当初听见秋露会造纸,他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擦屁股的草纸。

    谁知他自己用不上,有了卫浴房的喷淋头后,众女一样用不上。

    本想打发走秋露,可见她积极地开始磨墨,他也没说什么。

    毕竟这里就她和冬烟可称精通文墨,其它秦柏二女,梅兰竹菊虽识字读书,却主要为了练武。

    或者说,秋冬她们是古代女文青,与其他人都有点差别。

    只是上一世有句常见的感叹——生活终究会磨平我们的棱角。

    两个曾经的官宦小姐在山谷里也得干活练武,手脚上的肌肉线条都明显起来。

    只有偶尔在一起休息闲聊时,还会拽几句诗文和闺房话本。

    当然,比起在训教司的那些日子,此处山谷就是天堂。

    顾恪成为了实质上的山谷主人后,梅兰竹菊更很少使唤她们。

    而作为大管家的柏素清,只会安排事务,让她们把事做好,压根不会有谁盯着。

    至于顾恪那里,秋冬想凑上前都难,因为他最喜欢使唤的是两小。

    然后因为试验食物和衣物的手艺,对春夏使唤得也比较多。

    秋冬只能打打下手,不自觉就有偏离中心的感觉。

    也是因此,此刻见顾恪难得地要出手写下“大作”,秋霜分外期待。

    顾恪自是无所谓,他又不是靠写字混饭吃的,写再丑那也叫个性。

    拿起顺手带来的竹片,蘸上墨水,刷刷刷在上面运笔如飞,不过片刻功夫就写出一条十来字。

    一旁围观“大作”的秋露瞪大双眼,颇像条死鱼,嘴巴也不知不觉间张得老大,硬生生被震住了。

    天罗手在身,顾恪写字速度飞快,片刻后就写满了数十条竹片,方才停手。

    蹙眉拿着竹片和无名之笔,在两者之间来回扫视,他不禁喃喃:“就这?”

    竹片写下的是很熟悉的农学,因为它分成很多部分,如浇水这种基础只有三五百字。

    若是黑煞掌这些武学,因为太详尽,入门基础都有上千字。

    试验而已,他当然不想费事。

    结果写完农学开头的浇水基础,他便知晓无名之笔的点睛效果了。

    所谓点睛,取的就是画龙点睛的意思。

    他可以通过无名之笔,将自身的部分精神意念,灌注并存留在作品上,供他人学习观摩。

    比如他写的农学浇水篇,别人拿去看了,便能得到他相关的感悟,快速理解。

    说起来倒是与系统灌顶传授武学类似,可其效果……太低了。

    系统灌顶是百分百无死角无错漏,只要是个正常人就能跟着练,见效很快。

    点睛却只是执笔者的个人感悟和经历,错误疏漏在所难免。

    更鸡肋的是学习观摩所得还很少,不会超过执笔者的两成。

    想到这里,顾恪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不对!是自己想岔了。

    他这点农学水平也就能与普通农民相比,观者得到两成自是没甚大用。

    可要是秦大小姐和柏素清写下自身对武学的感悟,给他这种武盲看呢?

    这两位可是武宗。

    对武学的理解高度,相比接触练武才一年的顾恪来说,绝对是高屋建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