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嗯,其实有一段时间里罗志学也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了,因此有几年时间里罗志学都是很懒的,天天待在后宫里和一群嫔妃们吃喝玩乐,间隔几天才去外朝见一见那些参务大臣们……还别说,罗志学设计的这一套政治构架,在没有罗志学这个皇帝亲自掌控的情况下,只要没遇上什么大事,其实有罗志学或没有罗志学区别都不大。 尤其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皇帝参与,下头的大臣们自己就能解决了。 所以大概承顺二十五年到承顺三十年这几年里,罗志学偷懒比较少处理政务,大楚帝国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步骤……当然有得有失,这几年里因为罗志学偷懒,进而大幅度放权后,也就导致形成了一些对皇权而言不太好的所谓惯例……以往需要皇帝亲自决策的事务,现在参务大臣们自己开个小会,商讨一些就能投票做出决定了。 罗志学对此很清楚,只是不太在乎而已。 一直等到承顺三十年后,罗志学觉得天天这么吃喝玩乐也没啥意思……有种混吃等死的感觉。 再加上大楚帝国国力持续上涨,也是让罗志学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最后心中也生出了新的野望。 这辈子,活着的时候能拥有的东西他基本都有了……所以就开始变得追求所谓的身后名。 想要成为华夏数千年历史来最伟大的皇帝……而且这个最伟大,还不是自己吹嘘或者臣子们吹捧的,甚至都不是当代人的评价。 罗志学希望自己死了之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人们依旧认为他是华夏数千年来最伟大的皇帝。 人嘛,总得有点追求不是。 当罗志学有了心态的变化后,大楚帝国的高层战略也就随之出现了转变……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大楚帝国并没有和以往一样单纯的追求开疆扩土,片面的追求更大的国土,更多的工厂这些东西。 而是开始更加注重民生! 等到了这两年,帝国高层里在罗志学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扩张思潮,那就是与其把土著都灭掉,把土地都抢过来……不如让土著们继续活着种田挖矿,进而产生剩余价值,他们楚国人只需要生产些许的工业产品,用这些工业产品把土著的剩余价值拿过来就行了。 如此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而帝国高层的这种转变,除了国内的一系列原因外,也和罗志学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关系。 因为罗志学想要当一个哪怕是数百年后,普通民众都交口称赞的好皇帝! 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什么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带领国家走向强大,吊打各国,开疆扩土的皇帝,让帝国变成日不落帝国的皇帝? 那么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伦敦城里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平均寿命比清王朝的佃户还惨的工人们,肯定是要骂娘的……明治维新乃至到二战前日本那些眼睁睁看着青梅竹马出国下海为国家赚取外汇的日本人也是要骂娘的。 国家强大……并不意味着民众会认为你是个好的统治者。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尤其是底层的民众而言,他们不管,也不懂这些国际争霸……他们只关心一日三餐! 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话来说就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皇帝,才是一个好皇帝! 如果能够让民众过上生活富裕,顺带在国际上也能吊打他国,让民众在聊天的时候也能自嗨一下,那么就是好上加好。 国强且民富……不,顺序得换一下,民富且国强,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开始让罗志学考虑更多的东西,比如帝国在海外的一系列扩张,一系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争夺领土?开拓生存空间?掠夺资源? 当然是…… 但是问题来,为什么要这么做? 以前罗志学只是觉得海外有些地方很不错,必须拿下来,什么马六甲的,南非的金矿啊,北美洲啊……罗志学只是觉得这些地方好,然后就派兵去拿下来了! 但是出发点,并不是说为了改善国民的生活,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类似玩战略游戏的心态,好地方总想着抢下来…… 很多后世的一些战略游戏玩家,为了抢地盘占格子,为此不惜拉高税收,降低民众生活水平,引起国内暴乱也要强行提升军备吞并周边国家……就为了搞出来一个所谓的大国! 罗志学之前的行为,多少也和这些有些类似,尽管大楚帝国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里缓解了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为国内企业带来的了更多的资源以及市场。 但必须说的是,这些结果并不是罗志学一开始就追求的结果。 罗志学当年所追求的,还是为了建立一个横跨全球各大洲的日不落帝国。 两者看似结果也差不多,但那是建立在大楚帝国本身足够强悍的前提下,万一帝国实力稍微差一些,那么如此强势且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就会引起诸多内部问题,甚至叛乱……而按照当年罗志学的心态,那么是国内发生叛乱了,也会强压着继续扩张的! 建立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这是他早些年,尤其是在承顺三十年之前的一些目标,以及制定诸多战略政策的出发点。 但是承顺三十年后,罗志学的出发点就有些不一样了。 纵然帝国还是在海外进行扩张,国内也在持续进行各种改革,但是出发点不一样,因此具体的施行方法也不一样,追求的目的也不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