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非洲的京观-《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3)页
哈来尔随同印度军团第三团的士兵们被调到了非洲后,在摩加迪沙进行了换装以及适应性训练。
不过因为他们之前使用的已经是出口版的燧发枪以及出口版的野战炮等武器,相应的战术也是楚军里的步炮协同,步兵线列战术。
这些战术和楚军正规军里的战术其实都是一样的,因此印度军团第三团的士兵们进行适应性训练也很快速。
只需要适应并掌握了火帽击发枪的操作基本就差不多了。
倒是哈来尔这种低级军官们,还要进行额外的学习。
毕竟武器的不同,导致战术细节上是有所变化的,以往哈来尔习惯的是己方的炮兵在五六百米左右的具体给己方提供火炮支援,但是现在呢,炮兵支援往往在一千多米就开始展开。
这也就使得了步兵们推进,展开队列的距离,节奏变化也不一样。
这些东西,军团里的普通印度士兵们不用了解,他们只需要听从命令作战就行了。
但是哈来尔这个低级军官却是要了解的,毕竟他是副哨官,也是需要配合哨官进行指挥作战,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率领数十人的规模单独作战呢。
在摩加迪沙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适应性训练后,哈来尔他们这才开始执行第一次作战任务。
这一次的任务很简单,主要是打击一个距离摩加迪沙数十公里外的土着部落。
根据上级通报的消息,说是当地有个土着部落不服教化,不仅仅拒绝开放领地市场,而且还武力驱逐了前往贸易的一支楚国商队。
为此,上级决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顺带来个杀鸡儆猴,威慑东北非地区里的诸多乱七八糟的土着部落。
让他们知道,东北非地区的真正主人是谁!
哈来尔接到命令后,随同其他数百名印度军团的士兵出击。
执行这一次作战任务的一共有三个步兵哨,还有一个炮兵哨,一个骑兵队,一个辎重队,总兵力约六百三十多人,变成一个小规模的混成营,由大楚帝国陆军上尉田英光指挥。
这种规模的多兵种混成编制,也是楚军在执行一些小规模战斗时候经常使用的小规模混成营编制。
基本的兵种都有,可以单独作战。
毕竟打仗的话,是需要多兵种配合的,不可能单一兵种就能发动作战了。
如单独把步兵拉出去打仗,对面只需要摆上几门老旧的前装滑膛炮,都不用性能太好,那么就能够给己方步兵造成极大的威胁。
然后还有敌人的骑兵也是极大的威胁。
为了防备这种威胁,也就需要己方的炮兵和骑兵了。
多兵种出战,物资消耗也大,自然也就需要专业的辎重部队来负责后勤问题。
哈来尔他们这个小编制的混成营离开摩加迪沙后,在当地土着向导的带领下走了四天时间,这才抵达预定地点。
之所以花费了足足四天时间,才走了四十公里左右的路,除了不熟悉地形,道路外,更重要的是当地的道路实在太差。
基本没有宽阔的马路,只有一些小道,甚至大部分时候走的都是野地。
人员和骡马徒步前行还可以,但是火炮以及运输辎重的马车机动起来就比较困难了,由此造成了前进速度缓慢。
不过就算行军速度缓慢,他们也没有说放弃火炮和辎重,采取轻装前进的方式。
楚军打仗,这不带足了火炮和炮弹,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火炮还怎么打仗?
印度军团虽然只是一支仆从军,但是他们的指挥官却是楚国人啊,而且还是正儿八经陆军军官学校里出来的,因此打仗的时候自然是能带多少火炮就带多少火炮。
不过数百人规模的仆从军,就带了足足六门火炮,其中四门为二十五年式六十五毫米轻型野战炮,两门二十年式一百一十五毫米轻型榴弹炮。
这两种火炮在楚军里,一般装备山地丛林部队或海外部队,本土山地,丛林,海外地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
主打的就是轻便,并且可拆卸驮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