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这些官办学校的创办,全都是由官方出资的,不仅仅修建学校要花钱,而且这官办学校里的教师以及行政人员也都是吃财政饭的。 虽然名义上,这些地方行政以及教师等人员的薪资,是由地方财政所负责的,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财政没几个钱,依靠自身的财政力量可负担不起来大规模的普及化教育。 甚至很多地方的财政输入,连普通行政人员的薪资都无法负担。 而这些,都是需要上级财政来支持的。 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每年都需要向各贫困地区拨款好几千万,用来维持当地的行政机构以及教育机构的运转,并且修建防洪水利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虽然多,但是也架不住花钱的地方更多啊。 这么多年来,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连年增加,但实际上资金使用都是很紧张的。 当然了,这也和大楚帝国君臣们自己作有关系……手里有点钱就想着干点啥! 存钱什么的,对于帝国来说不存在的,这没搞出来财政赤字就很不错。 如此情况下,帝国想要弄出来一大笔钱搞什么东北开发,难度不小。 这钱挪出来了,就要从其他地方挤掉一部分花钱的项目。 而涉及到资金使用分配这种事上,往往都是争论非常大的,对此罗志学自然不会亲自轻易下场,而是和往常一样把东北开发的任务吩咐下去,让那些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自行想办法筹钱。 这种得罪人,有损自己威望的事,罗志学从来都不会亲自下场,而是会坐在龙椅上当裁判,当下头的臣子们自己争吵过后,讨论出一个各方妥协的方案后才会拍板敲定下来。 吵吵闹闹之间,大楚帝国的一票大臣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拟定在未来五年内,累计拨款一千二百万楚元用于东北地区的开发。 这一千二百万楚元,包括移民费用、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的修建费用、资源矿产开发,设立工厂补贴等等费用。 除了移民以及基础设施的费用需要直接掏现金外,其他部分用于工业领域的扶持资金,则是将会采取税收返还的方式推动。 这也是大楚帝国在扶持工商业里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各种工商业的资金补贴,并不是说直接给企业钱,而是通过税收减免,返还的方式来进行。 最为奠定的就是机制布的出口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楚帝国的机制布在海外的竞争能力,争取早一天把海外地区的土着纺织业干掉,大楚帝国针对众多地区的机制布出口,都是有着关税返还政策的,说白了就是零出口税。 当然,这些出口税返还,只局限于在一些大楚帝国的机制布还没有占领,并击垮当地土布行业的地区。 而对于那些已经对帝国全面开放市场,或者没有全面开放市场,但是他们自身没有优势纺织业的地区或国家,大楚帝国还是继续收出口关税的。 还有更加典型的农具补贴,针对农机企业,早期是采取税收减免的方式,而过了税收减免期后,农机企业还可以通过申请税收返还的方式继续获得补贴。 而这些税收减免以及税收返还补贴,每一年都是相当庞大的数字。 然而即便是这样,大楚帝国的工商业所提供的税收也是节节攀升,并早就已经超过了农业税,成为了大楚帝国的主要税收,其占比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76/76489/3151968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