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7章 特色屯耕戍边政策-《大汉第一太子》


    第(1/3)页

    得知太后召自己回京‘述职’的意图,饶是仍旧对此事有所疑虑,吕禄也还是暗下长松了口气。

    ——溢不溢封且先不提,起码不是治罪!

    单就是这一发现,就足够让现在的吕禄,将悬着的心放回肚中了。

    既然回京不是为了挨收拾,吕禄自也放松了下来,交代吕通‘在安东稍住几天’;

    自己这个做叔叔的,也好带着多年不见的侄子,好好领略一下这新服之地的风景,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政绩。

    而在长安,端坐于未央宫宣室殿内的天子刘盈,也正在考虑安东的问题。

    实际上,过去的这几年时间里,刘盈虽然没怎么过问安东的事,但在暗地里,也没少派人前往安东,去‘视察工作’,打听状况。

    之所以是偷偷摸摸派人巡查,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派出御史,乃至于天子使者去查看,主要还是因为刘盈担心:自己会撞破一些‘不方便撞破’的事。

    毕竟朝鲜半岛,是汉室的新服之地;

    既然是新服之地,那肯定会经过一段稍有些混乱的时期,经历一段短暂的‘新移民和原住民矛盾不休’的磨合期。

    在这段混乱期、磨合期内,便有很大的概率,会发生一些不太方便为外人道,甚至不太方便让刘盈‘知道’的事。

    不过好在最终,第一任安东郡守吕禄,将刘盈担心的这些事,都处理的相对比较妥当;

    再加上当年的东征,刘盈特意只将朝鲜半岛北半岛化为郡县,而将南半岛留给了马韩君、弁韩君等外藩,就更为这些本将愈演愈烈的矛盾,留出了足够的缓冲空间。

    ——不想在安东做汉人,你可以滚去马韩做野人嘛!

    ——又不是不给你活路?

    但让刘盈都有些没有预料到的是:作为周吕令武侯吕泽的后代,吕禄在安东郡守任上,却展现出了一些······

    嗯······

    异样的天赋。

    明明是个自幼娇生惯养,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功侯二代,吕禄却在新设立不久的安东郡,展现出了一种令刘盈,都为之感到兴奋的‘天赋’。

    而这种天赋,用刘盈隐晦的话来说,就是:脸都不用洗,就能立刻做典属国,和内外藩王打交道的天赋。

    对于吕禄在安东的施政成果,刘盈自然是感到由衷的欣慰;

    但除了欣慰,刘盈自然也没忘记为安东,规划下一步的道路。

    说白了,就是对‘屯耕’这个先进制度,在汉室合理化运用的思考。

    而说到屯耕,其实就不得不提:在最开始,‘屯耕’二字的后面,是跟有‘戍边’二字的。

    屯垦戍边,早在秦始皇嬴政之时,就已经是秦廷治边政策的主要内容了。

    始皇中国之后,也先后在岭南、河套地区移民屯垦戍边。

    其中,派往岭南的,正是第一代征南大将:屠睢,以及后来的任嚣、赵佗二人,带去岭南的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人,便是‘屯耕戍边’政策最真实的写照;

    ——如果要打仗,这五十万人,就是‘五十万大军’;

    而在仗打完之后,这五十万人,便又成了‘五十万移民’。

    带着这五十万亦民、亦军的先行者,任嚣、赵佗二人得以横扫岭南,并为秦廷设立了南海、桂林、象等郡;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五十万人,赵佗才得以在秦末乱世毁涧断道,在岭南‘闭关锁国’,得以自立。

    这,是秦廷在南方的‘屯耕戍边’。

    说到北边,就不得不提到那个令后世人,都感到如雷贯耳的鼎鼎大名。

    ——秦将:蒙恬!

    始皇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尹克昭盟一带)。

    后自榆中(今内蒙古尹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关东民充实边县。

    其后,蒙恬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桃(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至秦始皇驾崩沙丘之时,蒙恬率领的‘秦长城军团’,或者说‘秦长城屯耕团’,已经在河套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对移边民之进行安置。

    史书载: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衅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