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兵权交接-《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1/3)页
张纮退下之后,萧承的便宜老丈人杨玄琰二话不说,抢先上前,拱手道:
“陛下……”
“安宁亭侯也有事要禀报?”
杨玄琰自袖中取出一枚虎符,面带无奈道:
“臣是文人,不通军略,这段时间统帅禁军,虽未曾弄得一塌糊涂,但也是心力交瘁,只能勉强维持。所以臣请陛下,收回臣统领京中兵马之权。”
此前萧承手边,能够信任之人拢共也没有多少。是以万般无奈,也只能将杨玄琰赶鸭子上架,将京中兵权交给他统领。
其实这京中兵马,日常的操练、巡防,早有规定。巡防营、城防营、京郊大营、禁军之间,更是各有职责,相互钳制。
除非三方将领尽皆串联谋逆,否则京中不可能出现无法平息的大乱子。杨玄琰要做的,不过就是坐镇军中,以防万一罢了。至于他懂不懂得什么军略,其实影响并不大。
如今的杨玄琰之所以上赶着交出兵权,还是因为如今他杨家,地位实在有些特殊。
他虽只是个亭侯,能力又并非多强,但统领军中兵马的这段时间,军中悍将,一个个的是对他甚为恭敬。
这主要原因,便是他的几个女婿,都是朝中、军中大臣的子弟,姻亲遍布文臣武将。还有个小女儿,更是在宫中颇受恩宠。
这种情况之下,若是他再掌握京中兵权,日子久了,便是自己毫无反意,但这陛下可就不一定这么想了。
亲家马敏文,此前早就提点过他这件事,为了几家的身家性命,所以这才有了他今日上缴兵权之举。
萧承见状,倒是没有做出什么吃惊的表情。
以马敏文的聪明谨慎,萧承早就料到了过会有杨玄琰交出兵权的事情。而且就算杨玄琰没有这么自觉,萧承自己也会想办法提点他的。
萧承点了点头,温声道:
“这倒是朕此前欠考虑了,安宁亭侯到底是文人出身,不通军略。此前朕手头无人,这才无奈让你统领节制军中兵马。让亭侯操劳这么长时间,实在是朕疏忽了!”
杨玄琰闻言,连忙行礼,口称不敢。
萧承伸手示意他免礼,旋即道:
“安宁亭侯维持京中秩序,劳苦功高,晋爵安宁乡侯,食邑增至两千户!另赐金花十朵,宝珠十颗,银五千两,以酬其功。”
杨玄琰闻言,连忙俯身推辞,道:
“臣功勋微薄,实在能以担当如此恩赏,请陛下收回!”
萧承沉声道:
“此乃乡侯应得的赏赐!”
这份赏赐,其实以杨玄琰的功劳来论,莫过于重了些。哪怕是作为收回军权的补偿,也太过了些。
但在场的马敏文、曲诚,甚至哪怕是刚刚劝过萧承,不要大手大脚花钱的张纮,都没有任何反应。
萧承只晋升其爵位,却未曾安排朝中的其他职务。这其中深意,便是要他今后在家中做个富贵闲人,不要出来了。
杨家女儿用姻亲串联起来的几家,为萧承稳定朝堂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这萧承是记得的。
但也正是因为记得他们的功劳,所以萧承才需要开始动手限制这几家,逐渐减弱几家的影响力。这不管是对萧承,还是对他们几家,都有好处。
在场但凡有心之人,微微一琢磨,便是明白了萧承其中的深意,自然没有出言反对之人。
杨玄琰见萧承坚持,一向让自己低调行事的亲家马敏文也不曾出言劝阻,只得无奈跪下谢恩。
冯保从杨玄琰手中接过虎符,双手捧着递给了萧承。
萧承接过虎符,在手中摸索了一阵,随手放在了御桌之上,扭头看向狄青,沉声道:
“狄青,你此前功劳卓著,朕擢升你为武镶将军,统领京郊大营!”
其实要不是狄青太过年轻,资历功劳都不够,他甚至动了将京中兵马尽数交给他节制的念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