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自尊“有毒”-《情绪自控力》

    所谓自尊,就是一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按照《自我》的作者乔纳森·布朗的观点,自尊是一种人们感受自我的特定方式。通常情况下,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所以,对每一个人而言,自尊既不能完全没有,也不能过分膨胀。适度的自尊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自我,而且不易被周围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所左右,而过度的自尊则像毒药一样,会毁掉我们的认知与情感。

    在所有“有毒”的自尊里面,最为普遍,而且后果也最为严重的便是过分追求成功。在这些人的眼里,成败是评价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唯一标准。所以,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会表现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务必让自己超过所有人,务必确保自己不能失败。他们身上的安全感完全建立在与他人竞争时的领先地位,而不是自己已有的成果。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只能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对名利的极端追求。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所有追求名利的人都是建立在极端自尊的基础之上,而且也不能认为凡是和名利沾边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事实上,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这一宏观的环境中,就已经决定了名利在调动、激发人们积极性的重大作用。那么,如何区分我们在追求名利的时候是建立在良性自尊还是极端自尊之上呢?

    首先,建立在良性自尊之上的名利追求者具有安全感和本真自尊的心理基础,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感觉和价值感做出决定。其实,建立在良性自尊之上的名利追求者会以一种温和的心态来对待名利。在他们眼里,名利只是自我实现的附带效果,而不是人生的唯一或主要目标。再者,对于建立在良性自尊之上的名利追求者而言,亲情、友情,以及创造和审美等其他需求也有着和名利同等的重要性。

    极端自尊之所以“有毒”,是因为有这种情感的人往往出于一种补偿的动机和心态,或者只是出于维护面子而追求功名,所以他们的追求往往具有刻板性和强迫性。那么,极端自尊者都有哪些特征呢?

    首先,他们追求的目标单一,就是成功。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哪怕这会让他们失去其他爱好。基于此,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越来越贫乏。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名利这件事情上。他们一味地讨好领导,钻研业务,从而对生活中诸如亲情、友情、爱情之类的事情一概提不起兴趣。

    其次,他们对于成功的追求并非发自本能,而是基于一种强迫心理。他们的目标可能很宏伟,而且永无止境。事实上,之所以会如此,完全在于他们心里缺乏安全感。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他们习惯性地不断给自己设立目标,并疯狂地实现目标。有时候,一些正常的需求到他们那里,就变成了贪婪地享受。这种由缺乏安全感激发的需求势必会让他们走向极端,主观表现就是强迫自己做各种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最后,在追求名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敌意情绪。极端自尊者追求名利的动机是补偿安全感,所以无法兼顾他人的感受。脱离了归属感的追求,就变成了与他人对立或者凌驾于他人之上的追求。名利原本是快乐做事的副产品,但在他们那里却变成了超越所有人的游戏。

    当一个人把成功作为自尊的唯一基础时,自然会产生一种相反的力量:害怕失败。而且,一个人对成功越渴望,对失败也就越恐惧。如此一来,他往往会把失败看得非常严重。由此可见,极端自尊很容易让一个人把失败、挫折的负面价值放大。这类人由于成功和失败引起的心理波动非常大,所以他们每天都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思考如何成功,如何防止失败。他们对于失败的自我反应过于强烈。如果成功了,他们会异常狂喜;如果失败了,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

    成功只是对过去一段工作的褒奖,失败也只能说明量的积累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时候,任何企图通过极端自尊左右自己情绪的行为都是一种短见。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除了始终要保持适度的,有助于认识自我的自尊之外,还要提防那些“有毒”的、极端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