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人才俯仰皆是的时候,这个时代的人才,个个都是有着傲骨的,你要是强迫人家,先别说人家未必会买你的账,就算是被召集而来了,也未必会用心帮助陶商,更别谈什么忠心了。 陶商还在犹豫的时候,房玄龄拱起手,对着陶商说道: “主公,我也认为商鞅先生说的对,只要能够把这些人才收于麾下,就能够缓解一下现在咱们的的压力。” 陶商听到房玄龄也这么说,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同意了商鞅的意见。 只要缓解了现在的压力,陶商就能够快速的发展实力了。 要知道,现在的陶商麾下可是拥有着超过三十万的士兵了,这些士兵每一天都需要操练,这一天消耗的粮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如果不能尽快的解决百姓的治理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毕竟就算是再勇猛的士兵,吃不饱饭,也不能发挥出来全部的战斗力。 商鞅也提出来重农的政策,陶商觉得这个政策目前来说,对于解决军队的问题,十分的有帮助,所以也同意了。 而就在陶商点头同意的那一刻,由商鞅主导,房玄龄和张良为辅的一场巨大变革就开始了。 这一天,大量的士兵开始涌上了街头,几乎是挨家挨户的开始宣传召贤令。 这个时代的那些人才们,大都是重名之人,所以每一个有名声的人,不管是否真正的拥有才学,都被这些士兵给请走了。 当然,对于这样的方式,有很多的人都露出了不愿得意思,但是这些士兵只是命令的执行者,他们对于这些事情,可不会有任何的犹豫,直接使用了铁血方式,强制带走了这些人。 一时之间,对于陶商这种强硬方式的不满,在这些文人雅士之间,喧嚣尘上。 陶商知道这些事情之后,什么话都没有说,既然他已经选择了听从商鞅的建议,那他就不会后悔。 陶商虽然没有任何表示,但是这并不代表商鞅他们不会有任何的行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