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十二章 另有隐情?-《上上签》


    第(3/3)页

    湛君潇把顾隽叫过来,转述了自己从姓梁的口中听到的事情:“薛夫人说,当年薛将军之子薛逸去探视外祖母的期间,因为看上一个姑娘,得不到手,便想奸污人家,结果被当场捉住,送到了衙门处。事情发生的地方,正好是你父亲所管辖的区域,你父亲便是该地的县官。所幸的是薛逸还未最后得逞,按律法,关个几年也就完事了,却没想到……”

    “没想到,有人想替薛逸脱罪,于是行贿县官。”顾隽接着他的话说下去,“那个人就是安大富。”

    当时安大富想往京城做生意,正缺京城的熟人帮忙,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薛逸后,便时常与他来往。薛逸在他外祖母家住了几个月,安大富去拜访过好几次,与他私交甚笃。而且,父亲收到行贿赃款的那天晚上,安大富正好去过衙门,与他聊起薛逸的事,所以父亲很自然地便认定,是安大富行贿。

    “我以前也以为是,不过现在就不那么肯定了。”

    顾隽愣了一愣:“什么意思?难道说,向我父亲行贿的人,不是安大富吗?”

    湛君潇道:“薛夫人对梁友华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说薛将军得知儿子犯事之后,急匆匆地从家里的账房拿了一笔银子便出门了。我特意让莫北庭去调了当年的公文来看,巧的是,这笔银子与你父亲当年收到的行贿数目一致。我记得你说过,安大富之所以无罪开释,是因为找到目击证人,证明见到他进衙门的时候,手上并没有拿着任何东西,身边也未跟着任何仆人,所以行贿证据不足,才被释放的。”

    顾隽点了点头,但其实父亲对此一直有所保留,觉得安大富当时星夜来找他,如果不是为了行贿,又为了什么呢?至于那些银子,他也许是刻意不自己带着,用其他途径带进去的,也未可知。所以尽管后来安大富被释放,父亲却只觉得是天网恢恢,顾家和安家的关系,也从此恶化。

    难道说,安大富当真没有行贿?真正行贿的人,是薛将军?其实身为父亲,爱子心切,想要用钱摆平事情,倒也不值得奇怪,可他记得父亲说过,薛将军当时从头到尾置身事外,大义灭亲的态度更是令人赞赏。再说,父亲根本没见到过薛将军,又怎么会是薛将军行的贿呢?

    “这恐怕咱们就不得而知了。”湛君潇道,“不过这么多年,安大富一直坚称他没有行贿县官,对你父亲也大有报复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做了亏心事,还能二十年如一日地反咬一口,那可真不简单。”

    “除了这件事,薛夫人还提到过其他的事吗?”顾隽问。

    湛君潇摇了摇头:“床笫之间,能聊的事情有限,何况梁友华对薛将军的旧事根本不感兴趣,是薛夫人自己倒苦水倒出来的,说薛将军自从儿子死了之后,便郁郁寡欢,性情大变,对她也不如从前温柔,言谈之间,颇有怨怪顾大人之意。”

    当年薛逸虽然犯下大错,好在及时被发现,没有酿成真正的恶果,如果不是有人行贿,再加上他在公堂上行为张狂,有恃无恐,引起民愤,根本不会走到最后那步。父亲年少气盛,又向来憎恶权贵欺凌弱小,薛逸既是权贵,又有鼓动他人为其脱罪之嫌,父亲一气之下,便重判了他十年流放。

    最后薛逸的结局也很令人唏嘘,他才流放不到三年,便因病去世了。他去世的那年,父亲正好调任京中,跟薛将军变成了一朝同僚,原本担心薛将军会挟私报复,没想到,薛将军却态度如常,丝毫没有芥蒂,反倒使父亲更为愧疚。

    后来父亲每次提到薛将军,言语间总是充满了敬佩,更要他以薛将军为榜样,做人不偏不斜,堂堂正正,必要时候大义灭亲。可如果薛夫人所说的是真的,那薛将军恐怕不止偏了私,肯定还恨极了父亲吧?

    既然这样,他又为什么没有报复呢?

    顾隽脑子里瞬间多了许多疑团,一时间也拆解不开,只能任其留着。

    “其实我叫你过来,不是为了让你解开陈年旧案的,”湛君潇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将军人都去世了,也不可能对顾大人做什么了,你管他当时到底有没有贿赂顾大人呢。”

    “你说的也是。”

    “干脆就把事情推到他身上去,这样你和安小姐的阻碍,不就没有了吗?”湛君潇话锋一转,语不惊人死不休。

    顾隽盯着他看了半晌,扭头就走:“我懒得理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