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从军阀混战到走向光明--琉璃般的民国时代(1)-《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第(2/3)页

    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引诱于前,以武力威胁于后,企图使袁世凯政府全盘接受。

    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日趋高涨,日本见事态严重,便一面宣布第五项为希望条件,属于劝告性质;一面提出新案,内容与原要求一至四项基本相同,仅将若干条文改用换文方式。

    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应允。

    袁世凯指望欧美列强干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9日递交复文表示除第五项各条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

    5月25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和“换文”。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

    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袁世凯为什么只做了83天皇帝?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

    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举措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

    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

    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

    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称帝仅83天。

    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

    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

    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卒于举国声讨声中,时年57岁。

    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什么是讨袁护国战争?

    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对外卖国,对内独裁。

    令中国人民发指的是,1915年12月12日竟然宣布复辟帝制。

    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15年12月21、22日,滇军军官及外地来昆爱国志士,在蔡锷、唐继尧的领导下,开会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

    12月23日,云南政府致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诛除帝制祸首,限袁世凯12月25日前答复。

    时限到达,未收到袁世凯回复,唐继尧、蔡锷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誓师武装讨袁,从云南开始的护国战争正式爆发!

    云南宣布独立,组织了讨袁护国军和云南都督府,以蔡锷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主力出征四川;以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向两广进军;以唐继尧为云南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留守昆明和准备后援。

    昆明街头,民众欢声雷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讨袁示威游行,以实际行动支持护国军的义举和讨袁出师。

    护国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川南,云南宣布独立之前,唐继尧即向川边派出2个团进行提前行动,于1916年1月21日占领川南重镇宜宾。

    蔡锷率护国军第一军主力3000余人,向四川纳溪、泸州方向进攻。

    贵州于1月27日宣布独立,支持护国战争;2月2日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也在纳溪宣布独立讨袁。

    但是,在川南的北洋军兵力仍然是护国军兵力的3~4倍之多,而且武器精良,后援充足,护国军人数太少,且后援接不上,护国战争在川南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在纳溪附近战斗危急的时候,朱德所率的团奉命紧急驰援纳溪。

    朱德团到达纳溪后,被派往纳溪东面高地棉花坡。

    棉花坡是纳溪通往泸州的咽喉,敌我双方争夺十分激烈。

    北洋军依仗武器弹药充足,昼夜不停地向护国军阵地猛轰,战斗十分惨烈。

    此次战斗是整个川南战役的缩影,护国军官兵表现了为正义而战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从1916年2月到3月中旬的40多天时间里,整个川南地区几乎全部成为战场,宜宾几番易手,失而复得,纳溪三易其手,这是战争最艰险的时期。

    与此同时,以李烈钧为首的护国军第二军、以唐继尧为首的护国军第三军,在粉碎敌人对护国军后方的骚扰,以及向两广进军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3月15日广西宣布响应护国独立,蔡锷即于3月17日宣布进行总反攻。

    几天之内,护国军反攻连续获胜,接连攻克江安、纳溪等地。

    北洋军难以抵挡,损失惨重,节节败退。

    袁世凯在北洋军节节败退,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下令撤消帝制,其做了83天的皇帝梦遂成为泡影。

    袁世凯当不成皇帝,却仍然把住大总统的位置不放,护国军坚决不答应,全国的讨袁斗争依然澎湃高涨,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又先后宣布独立。

    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倒袁声中病死。

    袁世凯一死,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宗旨的讨袁护国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护国战争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云南,不仅是讨袁护国首义之省,而且云南各族人民亦为护国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从云南开始的护国战争粉碎了袁世凯的帝制阴谋,恢复了共和制。

    何谓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就是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

    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

    1901年,李鸿章死后,袁世凯继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就任大总统,进一步培植党羽,扩大势力,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是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从1912年3月至1928年12月,长达16年之多。

    北洋政府执政时期,继续推进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客观的国际原因以外,与北洋政府的政策也不无关系。

    直、皖军阀缘何开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段祺瑞得到日本的支持,握有中央大权,但所采取的卖国外交和武力统一的政策不得人心。

    曹锟在冯国璋死后成为直系的新领袖,吴佩孚和长江三督都成了曹锟的得力干将。

    直系控制着直隶、江苏、湖北和江西四省。

    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成为皖、直系以外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他与直系结盟共同反对皖系;河南督军赵倜和与段祺瑞有矛盾的徐世昌,成为直奉两系的支持者。

    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直、皖两系的战争不可避免。

    1920年7月5日,段祺瑞将边防军改为定国军,自任总司令,徐树铮为副总司令,决定起兵讨伐曹、吴,宣布了曹、吴的罪状。

    曹锟立即回应,他宣布将直系军队改称为讨逆军,讨伐段、徐。

    曹锟为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方总司令。

    7月14日,直皖战争终于爆发了。

    开战后,吴佩孚的军事指挥才能显现出来,他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部队撤离高碑店,并在涿州、高碑店之间的松林店埋下地雷。

    定国军不知是计,占领高碑店,大有攻陷保定之势。

    但到达松林店时,地雷齐鸣,皖军死的死、伤的伤,直系趁机发动反攻,将皖军师长曲同丰及高级官员俘虏。

    当徐树铮率部队追赶直军到天津时,奉军突袭皖军,直、奉两军合力,皖军大败,徐树铮等人只得化装逃回京城。

    曲同丰被俘后,通电皖军反戈。

    同时,直方护法军政府又发出讨段檄文,段祺瑞四面楚歌,不得已去见总统徐世昌,并自罢官职,撤销定国军。

    7月23日,直、奉两军分别接收了北京的南北苑营房,直皖战争结束了。

    直皖战争后,曹锟被任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为副使,此时的北洋政府的实权操纵在曹锟、张作霖手里。

    《新青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新青年》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战斗旗帜,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它由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转变,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报和党中央早期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上有过一定的成就。

    《新青年》比较全面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道德,阐明了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

    《新青年》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积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五四”爱国运动以后有了新的发展,《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注入了崭新的内容。

    为什么说蔡元培的一生都属于教育?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和民主革命家。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根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方法,网罗人才,整顿校风,改革教学,改变了北大陈旧的面貌。

    后因支持“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而被迫辞职,赴欧美考察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

    1927年以后先后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而且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蔡元培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和改革,对于在中国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改革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终其一生,蔡元培都为他的教育理想而奋斗。

    张勋复辟为什么成了丑剧?

    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后,张勋遂乘机联络前清遗老遗少及保皇党人康有为等,积极为复辟做准备。

    1917年5月,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争端。

    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带领3000军队从徐州出发,8日到达天津,先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否则不进京调停。

    黎元洪出于无奈,于6月13日下令解散国会。

    6月14日,张勋入京。

    30日晚入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恢复清帝国;当晚,张勋派兵占据京城要地,派人劝黎元洪“奉还大政”。

    7月1日凌晨,张勋穿戴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领康有为等群丑,拥12岁的溥仪登基,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恢复清末官制,张勋自封为忠勇亲王、首席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北京满街也都扯下了五色国旗,换上了各色各样的龙旗。

    一些成衣店、估衣铺所有的清朝的顶戴袍褂,甚至连戏院里的道具服装,也成了遗老旧臣们抢购的畅销货。

    12天后,复辟失败。

    毛泽东早年创立了哪个学会?

    1911年的春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了他读了半年书的东山小学,自己挑着行李,来到长沙求学。

    不久,他考取了湘乡驻省中学,他在这里读了五六个月的书,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思想。

    随后他报名参加革命军队。

    入伍后,他勤学苦练打仗的本领,仅几个月,他就熟悉了军队的基本训练方法。

    1912年春,新军被解散,毛泽东只好回到学校中继续学习。

    很快,他考入了湖南第一中学,但读了半年之后,他觉得这里的课程太肤浅,收费又高,于是,他决定退学;退学后,他每天坚持到湖南图书馆看书,总是第一个进馆最后一个出馆看书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