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盗尸-《迷案疑云》
第(1/3)页
两年前,方婕来过一次青麓乡。但是上次来,她和冯主任还有周所长没打交道,虽然见过一面,但是并未认识。
方婕对周所长处理欧驺尸体的做法不是很认同。她认为应该在发现尸体后,第一时间向县里汇报,让县局的法医到现场进行尸检。而不是凭周所长随便检查一下,就任意移动尸体。
可是方婕这次来的目的,是陪同庄婷采风,对乡派出所的工作,她不好横加干涉。
不过,方婕和庄婷都对欧丙忠给他母亲陪葬的宣德炉非常好奇。
宣德炉为青铜所铸,真正的明代宣德炉,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以上。而现在市面上90%的宣德炉都是后期仿制的。但这些后期仿制的铜质香炉也不乏精品,清中期以前的仿品中,一些器形和做工上乘的清代仿制宣德炉,市场价都在百万元以上。
听周所长的口气,他应该是听说过宣德炉这个名字的。那说明欧丙忠知道,放进母亲棺木里陪葬的香炉是宣德炉。难道欧丙忠只知其名,不懂其价?
欧丙忠的母亲三天前才封棺送进洞里安放。今天欧丙忠就发现母亲的棺木被撬,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撬棺者是冲着棺木里陪葬的宣德炉去的!
方婕觉得有些矛盾,欧丙忠看着并不像家财万贯的样子,他既然舍得将宣德炉给母亲陪葬,有可能他知道宣德炉是不值钱的西贝货。
但是棺木被撬,说明有人注意到欧丙忠往棺木里放了宣德炉。如果撬棺者能认出宣德炉,应该多少也能辨出几分真假。如果是假货,宣德炉就应该留在现场,不会找不到了。
会不会,撬棺者分辨不清真假呢?方婕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好像对案件太敏感了。
“周所长,你见过欧丙忠家的宣德炉吗?”庄婷忍不住问道。
“见过,灰不溜秋的,那么大个。”周所长比了一下大小,大约二十公分高,直径三十公分左右。“香炉两边,有两只耳朵,也看不出有什么值钱的!”
方婕看周所长比的大小,心知这只香炉的重量不轻,携带很不方便。
“周所长,欧丙忠的母亲过世,是欧驺给做的法事?”方婕对陈尸他人棺中的欧驺有些疑惑。
“嗯,欧驺和欧丙忠是本家,算起来,欧丙忠他妈还是欧驺的婶子。”周所长在青麓乡工作了七八年,对瑶寨里那些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还算了解。
“周所长,真品宣德炉可是价值不菲。不过,我很好奇,欧丙忠家,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周所长摇摇头,表示他不太清楚。
冯主任接过了话头,“方记者,我听说,欧丙忠家的香炉,是当年太平军带来的。”
“太平军?”庄婷听懂了冯主任半生不熟的普通话。
“对,据说清朝咸同年间,太平军将领黄金亮受清军围剿,退走青麓。太平军在当地瑶人的帮助下,据险与清军周旋,大小三十余战,清军未能攻克青麓。太平军在青麓一住就是十多年,走的时候,给瑶寨帮助过他们的瑶人留下不少珍贵礼物。欧丙忠家的香炉,就是那个时候从祖上传下来的。”
冯主任是碧波本地人,在青麓工作时间最长,对瑶寨的历史很是了解。
方婕没有听说过这段历史,但如果冯主任说的是真的,那欧丙忠家的香炉,应该是真货。
欧丙忠也许不知道宣德炉的价值,但是方婕认为,从同治年间至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铜香炉再怎么说,也算是历史文物,这欧丙忠就这么舍得?
“冯主任,这欧丙忠家的条件怎么样?”
“还不错,前几年他在乡里办了个养鸡场。一年下来连鸡带蛋,怎么着也能挣个十几万。”冯主任说起瑶乡的变化,不由有些自豪。
“欧丙忠家的香炉,算起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么贵重的文物,他也舍得拿出来陪葬?”方婕按捺不住,提出疑问。
“这你就不知道了!”沈乡长脸上露出赞赏之色。“欧丙忠是出了名的孝子。听说,前几年有外地人到我们青麓,偶然看到他家的香炉,当时就开价三千,要买走香炉。可那香炉,欧丙忠的老娘用了一辈子,舍不得卖。
当时欧丙忠家条件不好,三千块钱在我们这可不是小数目。但他老娘舍不得卖香炉,他就把外地人赶走了。他现在有钱了,想着老娘喜欢那香炉,肯定也不在乎那香炉值不值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