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筹备开国大典-《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第(1/3)页

    主体的的框架定下了之后,肯定是不够的。

    内阁和理政院下面的六部以及大都督府,这些都是实权部门。

    但是光有实权部门肯定也是不行的,还需要设置许多辅助的事务部门。

    比如大明朝廷设置的十一个事务衙门。

    当然,沈墨目前并不需要设置那么多的衙门,但是负责日常的吃喝拉撒的以及看病通讯这些衙门还是需要设置的。

    没有这些辅助部门,实权衙门也是没办法正常运转的。

    在跟两位老先生讨论一番后,最终决定设置以下几个事务衙门:

    第一个首先是鸿胪寺,管吃喝饮宴的衙门。

    虽然沈墨想叫后勤部,但是两位老先生都觉得太俗气,坚决反对,最终沈墨也只能继续叫鸿胪寺。

    “鸿”的本意是天鹅或大雁,通“洪”,引申为大、强等:

    “胪”的本意是皮肤,通“(左足右卢)”,意为“传”,传达的“传”、传话的“传”。

    乡村农家办婚丧大事,一般都要请“总管”(或称“知事客”)来操持料理———这样的人物常常会高喉咙大嗓门地向众人传达主家的意见,安排各项事务。

    国家也有类似的官职:周代叫“大行人”,秦代和汉初叫“典客”,汉武帝太初年间改其名为“鸿胪”。“传声赞导,故曰鸿胪”,也即“鸿胪”之官,是专管朝廷庆贺吊丧赞导之礼的。

    这样,从汉代开始,就有了鸿胪卿或鸿胪省,到北齐时,就叫鸿胪寺了。

    寺最初的意思是侍候———篆体“寺”字为手持器物用具状,后来引申为官署,再后来才指佛教的庙宇。

    朝廷机构的设置也不是随便乱叫的,只是后人不知道这些名字的本意,所以才会觉得拗口别扭。

    经过王夫之这么一讲解,沈墨豁然明白,叫鸿胪寺也真是挺适合的。

    的确是个伺候人的衙门。

    鸿胪寺卿为七品官。

    有了负责吃吃喝喝的衙门,吃饱了就得体察民情,上传下达,所以通政使司也是必要的。

    臣子们的奏表要通过通政使司传递到朝廷,朝廷的政令也要通过通政使司来下达到官员和地方手中。

    起的就是政令通达之意,所以叫通政使司。

    不过沈墨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拗口,最后决定改成通政署。

    通政署主官为通政使,品级为六品。品级比鸿胪寺卿高两级,也是为了凸显这个衙门的重要性。

    既然要负责上传下达的工作,那就必然要有渠道,所以天下的驿站管理就都归通政署管理了。

    人吃五谷杂粮,自然也会生病。所以看病的医院是必须要有的。

    明代叫太医院,沈墨最终决定也叫太医院,主官叫做院使,品级为六品。

    然后还需要一个跟外部势力打交道的衙门,所以又设置了一个礼宾署,主官为礼宾使,品级为六品。

    跟外人打交道的衙门有了,跟人打交道时候肯定要穿戴整齐得体,而且还要证件齐全,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专门负责制作官员袍服以及雕刻印章制作腰牌等物件衙门。

    所以尚宝司还得有。

    不过沈墨的这个尚宝司的职能肯定是要比明代的尚宝司职能是要多一些的,是包含了原来尚宝司的制作印章腰牌令旗等,还将少府监以及将做监的职能都包含了进去。

    少府监在明代是没有的,在宋代是负责制作衣帽鞋袜这些的。

    而将做监则是给皇室制作各种器物的,比如说烧制瓷器,制作家具等等。

    尚宝司的主官也叫做卿,正六品。

    沈墨现在摊子小,能节省就节省。以后等到摊子大了,可以再考虑将这些职能分开。

    其他的譬如宗人府,太常寺、国子监、行人司以及钦天监和上林苑监都没有设置。

    因为目前没有必要。

    宗人府是管宗室事务的,沈墨目前只有他一个,儿子都没有,管个屁,

    太常寺是管宗庙祭祀和礼乐的,也同样用不上。

    国子监现在也没有必要设置,因为设置了也没有学生。

    毕竟沈墨的地盘里第一届的小学生还都没有毕业,更何况大学生。

    行人司更没有必要,因为传达诏令有通政署就可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