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命运多舛-《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祭天若是有用,天下就不会饿死人。”这么大热天的,李晔懒得搞形式主义。

    崇祯连罪己诏都弄出来了,老天爷也没放过他。

    “府库还有多少余粮?牧监还有多少牛羊?”

    “去岁剩余二十万石,羊四万口,牛一千头,牛羊可用粗饲喂养,但战马需得精料。”刘全礼如数家珍。

    赵崇凝还在荆襄卖粮,但如果关中大旱,荆襄的粮食也填不了关中的黑洞。

    而且,府库里的盐也用的差不多了,没有钱,拿什么去买?

    当年德宗贞元年间大旱,淮西李希烈叛乱刚刚平定,关中仓廪窘竭,朝野极度恐慌,长安流言四起,军中蠢蠢欲动,德宗惶惶不可终日,江南漕米刚运到陕州,德宗拉着太子的手欢呼: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江淮、江南通往关中的补给线被朱温掐断,就算杨行密愿意送粮食,这么大阵仗,朱温得到消息肯定干预的,荆襄在名义是朱温地盘。

    而现在唐廷跟蜀中王建的关系很微妙,属于地缘对手,王建不趁火打劫,唐廷就要烧高香了。

    李晔心中越发焦躁。

    没有粮食,他的大唐就会在关中饿死。

    环顾四周,夏绥不用想,就算没有旱灾,也不是产粮区,能自给自足不给李晔找麻烦就不错了。

    山南西道刚刚收复,除了兴元,其他州连人都没有,哪去弄粮食?

    凤翔和陇右也是灾区,河西更不是产粮区。

    正焦头烂额的时候,两骑飞马赶来,拜在李晔面前,一人喊道:“陛下,泾原大旱,境内无食,请陛下赈灾。”

    另一人喊道:“朔方大旱,望陛下拨粮。”

    李晔心中一阵哀叹,他自己都不知道哪去粮食。

    李晔和十几名亲卫便衣回到长安的时候,正是黄昏,长安城中仿佛弥漫着一阵莫名焦躁的情绪。

    虽然晴空万里,李晔仍感觉一个巨大阴影向他笼罩而来。

    心中苦闷,也就不想回宫。

    在长安随处游荡,走到东市小巷,这里夜摊早已摆起。

    但食客比起上次来少了许多,店家脸上爬满了愁意。

    民间百姓的危机感最是敏锐。

    心不在焉的吃了些东西,夜幕降临,暑气仍未消退,食客三三两两来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