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欺霜赛雪颜如玉(2)-《敦煌天机》


    第(2/3)页

    最后,女子无声地移开了手指。

    “你先出去吧,不要让闲人进来。”她再次开口。

    老板娘会意,立刻蹑足出洞。

    现在,洞中只剩两个人。当我刻意控制呼吸时,心跳也锐减至每分钟四十次。

    “不必强求,耳力不可达之处,心力取而代之。”她说。

    话虽短,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深奥。要知道,耳力的最高境界是西藏密宗里的“天耳通”,即中国远古神话中的“顺风耳”。心力的最高境界则是密宗的“天心通”,一心有识,天下皆知,万事万物,尽在一拳所握之中。

    “受教了。”我诚恳地说。

    人的天赋高低不同,我自己达不到的奇术境界,对方未必达不到。

    “我能感受到,遥远的舞台……*肃穆的聚会,在场的都是大人物。只有最好的舞蹈、器乐、美酒、美食,才能配得上他们。在那种场合下,有乐工奏出‘只应天上有’的曲调,舞者展示人间无法目睹的反弹琵琶奇技……那种境界距离我们的世界不只是物理距离的远近,而且是精神境界的巨大高差……所以这音乐声,正如李太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只能听到,却永远无法解释它从哪里来……”女子幽幽地说。

    昔日读李太白《望庐山瀑布》时,我就有种感受,李太白一定是在庐山有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感受,才思如泉涌,写下了千古无双的“银河落九天”之句。

    “那样的话,永远都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了。”我轻叹一声。

    女子所说,已经到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境界。

    她说,我听,如此而已。正如西方佛祖掂花微笑而独独迦叶顿悟那样,法不传六耳,唯止于此。

    我的感受不如她强烈,可是那突如其来的琵琶声却刀刻斧凿一样留在我脑海中。

    “听诊器。”

    “听诊器——”我们又在同一时间说了另外一种工具,证明思维速度、考虑方向完全一致。

    听诊器是数个世纪以来医学界最伟大的发明,如果导管足够长的话,我们就能排除心跳杂音,在另外一个空间里聆听到112窟里的所有细微动静。

    “你也怀疑,乐声来自画中?”她问。

    近在咫尺之间,她眸子里射出的寒光令我眉心一凉,而这句话的意义则如五雷轰顶,一下子炸开了我长久以来心底的困惑。

    我一直都觉得,反弹琵琶图不只是壁画,而是远古之人带给现代人的一种无言警示。

    “不好说,如果只是怀疑而不能求证,怀疑也就没有意义了。”我回答。

    虽然哲学辩证法上提倡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是要证明“画中琵琶声”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停了一停,那女子忽然指向我肩上的挎包:“那里面装着什么?刚刚你一直很小心地按着它,难道里面有宝贝?”

    她的动作极快,只是一指一问的空档,已经挥手摘走了挎包。

    我猝不及防,竟然来不及闪避。

    当然,挎包里除了那幅画,并没有特别之物,这也是我无需发力闪避的原因。

    她将挎包拎在手中,却不冒然打开,而是冷静地观察我的表情。

    “没什么,多心了。”我淡然回答。

    奇怪的是,她没有打开包,向前伸手,又把挎包还给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