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五)-《金鳞开》


    第(1/3)页

    宋仁宗天圣四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

    一位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的七岁男孩,在小伙伴落入大水缸时,沉着冷静地抱起一块大石头,砸烂了缸,震动京洛。

    从此,中华典故中多了一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给后世相声小品留下了“司马缸砸光”的绕口小段子。

    从那之后一千年中,总是有些不服气的熊孩子会说:这算什么?要是换了我也会砸缸救人的。

    然而从朱慈烺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却是:那个落水的倒霉蛋一定是司马光推下去的吧!

    幼年时候的懵懂反应,直接表现出了朱慈烺的本性绝非良善之辈。真正善良的孩子绝对想不到那么阴暗的幕后故事。等朱慈烺成年之后,这点萌芽也随之发育长大,如果让他给小朋友讲砸缸救友的故事,他绝对会从收益角度来分析那个倒霉孩子落水的真相。

    事实证明,司马光的收益最大。

    当然,也可能是司马光把握住了机会。

    那么作为从小就听这个故事长大的孩子,该学会什么呢?

    把握机会?

    不,是创造机会!

    大家都以为朱慈烺对七月份鼠疫卷土重来是有先见之明,却都没注意到那些遭逢鼠疫人家的共性。

    那些人家非富即贵,都是官宦商贾之家。

    而且,这些人家在上次太子募捐时,十分不给面子地拒绝不来,或者就是来了也没捐银子。

    朱慈烺在崇祯面前悲天悯人地说要“培养善芽”,貌似豁达,但绝没有放过这些人的意思。

    对于那些连“芽”都不发的种子,除了碾碎闷在土里做肥料,还能干吗?

    ……

    宋弘业身穿鹭鸶补服,缓步走进兵部大院里的职方司职房。他现在的工作,名义上是与前辈陈祖绶一起修订《皇明职方地图》,实际上却是在兵部拿着大把的银子广结善缘。

    这些银子都是太子拨付下来的经费,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收买官员。宋弘业深知太子的用人标准,对于有才能而性格不好的人也是大力笼络,充分发挥了“一边不要脸,一边二皮脸”的老吏作风,倒是不惹部里的人讨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