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六零养娃记16-《女配(快穿)》


    第(1/3)页

    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阿芜注意到宝娃的体温比平常高了一些,但是高的不多,于是她就将两个孩子留在了家里休养,反正现在况爱军回来了,将孩子留在家中,也能够帮助增进他们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

    她则如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不过平日里这个点她应该是第一个到场的老师,谁成想今天破天荒的,在她来到学校之前其他老师都已经聚齐了。

    “叶老师,好消息啊!”

    “叶老师,算术竞赛的结果出来了!”

    校长哈哈笑着迎了上来,“你猜我们的学生取得了什么样的好成绩?”

    校长卖了一个大关子,不过看他的表情,阿芜也知道这一次竞赛的成绩应该不错。

    “一个一等奖,三个三等奖,剩下三个学生也得到了参与奖,没有一个空手回来的。”

    校长激动的脸都红了,这是他任教以来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也是红星公社小学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

    要知道这一次可不是全县级别的竞赛,而是全市所有小学优秀学生的比赛,因为这一次竞赛难度较高,考满分的学生只有两人,也就是说一等奖的获得者只有两个,而其中一个却出自他们红星公社小学,足以证明他们学校教书水平的高超。

    当然,想到这儿校长也有些亏心,他明白,学生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都是叶芜这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和其他老师在这件事上没有出过一点力,甚至一开始叶芜要带孩子们去参加竞赛的时候他们还非常不看好,说了不少风凉话。

    只是这会儿激动掩盖住了羞愧,每个老师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这一次县一小也就出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五个参与奖,论成绩还比不上咱们公社小学呢,以前去教育局开会的时候我在县镇小学的校长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下一次开会,我可得和他们好好聊聊,交流一下咱们的教学心得,叶老师,到时候你一定要和我一块参加。”

    一想到能够在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面前扬眉吐气,校长抑制不住的高兴。

    “叶老师,叶老师,我考了第一名。”

    陆续到达学校的学生也知道了各自的成绩,一个个围着叶芜又哭又笑。

    “叶老师,我得了三等奖,之前我应该听你的认真检查,要不然,也能得个二等奖或是一等奖,下次我一定会小心的。”

    “叶老师,我得了参与奖。”

    “叶老师,谢谢你。”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朝阿芜表达感谢。

    得奖的后续影响远不止于此。

    红星公社在所有公社中属于比较平庸的那一批,当年田地大增产的时候,公社领导胆子小,并不敢弄虚作假,只是报了一个不高不低的数字,以至于被上头的领导不喜了一段时间,还被其他公社的人嘲笑。

    这个公社并不是白桦县所有公社里田地最多最丰沃的,也不像部分公社那样拥有独属他们的特产和手艺,更没有背靠大山或大河,拥有大批量的山林资源和水产资源……

    这就是一个很平庸的公社,每一年公社的领导都会为了写出一篇比较优异的年度总结报告挠秃脑袋。

    这一次红星公社小学在全市算术竞赛上取得了比县一小还要优异的成绩,对于红星公社的校长老师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对于公社的领导来说同样如此,毕竟当初接送孩子参加比赛的驴车还是公社特批的呢。

    更何况这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寻常的考试,还是一次小升初的关键性考试,市一中点名录取这一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许双双同学,同时县一中和机械厂附属子弟中学同样向许双双同学递来了橄榄枝。

    剩下六名分别获得三等奖和参与奖的同学没有得到市一中的提前录取通知,却也有别的学校事先递来了录取意向。

    比如县一中和机械厂附属子弟中学很愿意招收三名在算术竞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同学,另外三名获得参与奖的同学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录取答复,却也得到了学校的承诺,在同样水平的申请者中,优先录取他们。

    也就是说,这个往年可能只有几个学生顺利升学念初中,念的还多是本镇中学的红星公社小学,今年至少会有四名学生顺利升学,还是县级别的那种好学校。

    “叶老师不愧是军属,思想觉悟高,教学能力同样突出,咱们华国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公社主任当天带着一些公社领导出现在了红星公社小学,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夸赞了叶芜一番,同时还决定全公社开会,表彰获奖的学生和最大的功臣叶芜。

    在举办表彰大会的前一天,几个获奖的学生家长先带着孩子来了一趟况家。

    ——

    “请问叶老师家在哪儿啊?”

    七个获奖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张家沟的孩子,因此没有一个知道叶芜家在哪儿,只能在走到张家沟村门口的时候,找地里正在干活的老农打听。

    “叶老师?哦,你说的就是草妮儿吧,在公社小学教书那个?”

    张家沟可没有第二个老师,那人稍微想了想,就知道来人准备找谁了。

    “你们这是?”

    那个老农看着忽然过来的一群陌生人,有男有女,又老又少,手里还都拎着东西,像是来串门的。

    “来给叶老师送礼啊,多亏了叶老师认真教导我家娃子,现在娃子参加那啥全市的比赛得奖了,县里的中学都抢着要娃子去念书,你说我们能不好好感谢感谢叶老师吗?”

    几位家长喜气洋洋的,这年头能够送孩子去念书的,基本上条件都差不到哪里去,至少比乡下大部分人都好,要不然也不会舍得每年几块钱的学杂费。

    要不然,就是家里特别开明的,相信念书能够改变命运。

    这两种家庭,无一例外,只要看到孩子能够继续念下去的希望,都愿意咬咬牙供孩子继续念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