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王莽第二!-《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2/3)页

    董卓此言一出,蔡邕扬声反对道:“相国此事不妥。”

    “若是轻易授官,置天下士子与何地?”

    “届时恐怕士族子弟,将更加反对相国。”

    蔡邕之所以这么激动,那是董卓如果这样做,那简直比废皇帝还要失人心。

    想想看当世之中,能够读书的,而且读好书的都是世家子弟。

    士族子弟经过多年学习,好不容易有机会做官,你却将官位给其他,那岂不是捅了马蜂窝。

    “伯喈,勿急,勿急。待董某将话讲完。”

    董卓见蔡邕这么激动,连忙劝慰道。

    “董某焉能不知天下士子得罪不得,只是董某所想,无非八个字。”

    杨彪、蔡邕望向董浊,想听听看董浊能说出什么高论。

    董卓扬声道:“这八个字,无非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蔡邕心中一怔,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

    “明公所言邕亦能理解,只是过犹不及,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只听董卓接着说道:“伯喈勿用担心,伯喈所虑,无非是怕士人子弟认为董某将官职授予他人,动了他们利益。”

    “只是董某觉得,如今我汉室十三州,官员太少了。”

    “届时只需增加官位便可,以司空黄琬之才,当一典农中郎将岂不可惜?”

    “若是有擅长农事之人,授予典农中郎将,让其来实施屯田之法,而黄司徒则统握全局岂不更好?”

    杨彪听了董浊的话,沉思片刻,回道:“明公的意思是,以吏为官?”

    董卓点了点头,笑道:“文先所言正是,以吏为官。”

    “只不过吏当为良吏。”

    “届时各司其职,量才录用。”

    蔡邕看了董卓一眼,董相国这是准备改革官制?

    如果改革官制,再加上学宫并行,的确有成功的可能。

    至于具体怎么改革,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以董相国所说如今官职太少,那如果将官职增加,的确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官职增加又会出现朝廷开销过大的问题。

    一时间,以蔡邕之能也想不明白,董卓到底要怎么去改革。

    “文先,伯喈。董某有一策,且说与你二人听听,若是有异议,只管道来。”

    董卓顿了顿,接着说道:“光武帝时期,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客曹等六曹尚书。”

    “董某欲改六曹尚书,为六部尚书。”

    “分置吏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户部六部。”

    蔡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