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川本来是准备了很多的说辞,这下全都卡在喉咙里了,居然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有个词叫‘得寸进尺’,虽然放在这里不太准确,但顾川还真想再进一尺,“其实我觉得有个小院子最好,咱也能在里面种些菜,不用每天都上街去买了,然后再喂几只鸡,连鸡蛋都有了。” 这话算是戳到孙氏心里了,以前在老家的时候,除了油和盐以外,其余的基本上都不用花钱买,野菜山上去找,粮食自己种,至于鸡蛋,根本就不吃。 毕竟三文钱一个,家里头吃不起,养鸡的话,一来院子太小,人太多,根本养不开,二来也是因为人尚且都吃不饱,哪有东西去喂鸡。 如果能有个小院子,自己种种菜、养养鸡,的确挺不错的,就是要租一个小院子花费太大了。 “如果咱们要买这么个小院子,得需要多少钱呀?”租房子住,交再多的钱,那房子也是人家的,但如果买下来,那就是她们自己的了,等以后挣不来钱,也完全可以租出去。 买一个小院子?在这个地段上,房子有点贵,如果是去小镇西边买院子,十几两银子,还真能买着。 只不过,他还想着拿这些钱做个小本生意呢,这个时代想要读书,想要入仕,需要花费的钱太多了,就这么一件一件的做手工活,以后就算是能供得起儿子读书,供得起儿子科举,日子也必然会过得很窘迫。 就像现在这样,说是蜗居也不为过了,衣食住行都得精打细算,太憋屈。 所以赚钱最快的法子就是去做生意了,反正本朝允许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非但如此,朝廷甚至还为流动性很强的商人提供了参加科举的便利——商人同其他流寓人员一样可以在异地寄籍暂居或附籍的权力。 后者他还不确定自己儿子能不能用得上,但是也能看明白,朝廷科举上对商人还是很放得开的,甚至持鼓励态度,这就可以了,只要不影响儿子将来的仕途,他完全可以去经商。 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起码可以送儿子去读书了,一家人也不用遭这种罪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