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风向-《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2/3)页
虽然沈光林很有点视金钱如粪土的意思,在京都一口气拿出了十几万美元用于改善大家的求学环境。
但是对于国内的民众而言,大家的生活还是贫穷的,仍然是一分钱当成两分花。
当然,生活在京城这样的城市里,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即使不能全是白面,掺杂一些玉米豆粉,勉强也能下咽。
大家最缺的,其实还是油水。
为什么狗不理的包子那么受欢迎,还是因为它皮薄馅大油水足。
再过几十年,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吃它了?
太油太腻了!吃到嘴里难以下咽,而且打嗝还反胃,就跟一些演员一样。
现在,大家的食谱中不光缺肉,缺油,还缺蔬菜。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还算好一点,起码能够买到不一样的新鲜蔬菜,像黄瓜豆角茄子物的也不稀罕。
要是在冬季,那就真的只有白菜萝卜和土豆子了。
除了这些,东西能够佐餐的,大约就是陈年芥菜头了,也就是老咸菜。
很多人家,从秋天开始做酱豆,就是把黄豆和上面粉,蒸熟了晾晒干,然后发霉发酵,最后做成豆瓣酱,加上东瓜就是冬瓜酱,加入西瓜就是西瓜酱。
有钱人家要更厉害一些,他们把辣椒,大蒜,黄瓜用糖和盐巴腌在一起,冬天就是美味的麻辣黄瓜,晶莹剔透,香脆可口。
至于大棚蔬菜,也就沈光林这种狗大户和一些特供家庭才能享有了。
虽然生活一天天在变好,但这仍然是一个物质紧缺的时代。
沈光林这次扶桑之行也不是没有收获,很多公司送了他礼物,他也来者不拒,最后发往京城的物品都有小半个集装箱。
各种礼品简直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张鹏他们提前回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押送这批物资的。
这些有什么用,大都是什么微波炉,电饭锅之类的,有一个用就可以了,多了也没啥用,还不如送给同事们。
沈光林带着各色礼物上门,自然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大家对这位年轻的老师都很亲切,毕竟,这么年轻,还这么会做人,很难得。
“沈老师,有一帮人在告你的黑状,你最近要小心一点,他们说你把国家的战略物资卖给了扶桑人,因此他们才会特别捐助你。”
一位和沈光林不太熟的女老师向他说了一件很难以理解的事。
她老伴是科学院的,听到了一点风声。
“怎么可能!我做什么了?”
沈光林觉得简直莫名其妙,自己只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而已,怎么就出卖战略物资了,自己出卖了什么?
“具体我知道的也不多,你自己小心点吧,有人在搞串联,他们要集合起来去告你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