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先机-《蜀臣》


    第(1/3)页

    秋七月。

    汉中郡,沔阳县。

    微风徐徐,山花灿烂,莺歌蝶舞。

    放眼望去,皆是忙碌在田亩中的黔首黎庶。

    他们一点都不畏惧日头毒,让汗水滴滴落在麦田的黄浪里,渲染着农家的喜悦洋溢。

    阖目倾听,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阵阵鸡啼犬吠声,近处的渔船撒网声,竹篙打水声,嬉戏声,流水声........融成一曲自然的乐曲,回荡在沔水的上空。

    一直忙于操练兵卒、数月皆夜宿在军营的郑璞,策马缓缓沿着沔水往城池而归。

    他被丞相诸葛亮召回来议事。

    虽然丞相遣来的小吏没有告知乃是何事,不过郑璞隐隐能猜测得到。

    在逆魏为凉州焦头烂额之时,大汉也迎来了些许无可奈何。

    一是卖给孙吴的战马作价,降低了许多。

    孙权不仅不再以山越战俘与交州土人作为交换,还是在国书里态度颇为强硬的,把价格定成了先前的一半。

    倒不是汉吴两国同盟破裂了。

    而是在两年前,孙权于称帝时还别遣了使校尉张刚、管笃往辽东。

    如今,已然与辽东公孙渊达成了战马的贸易。

    有了其他地方的战马来源,吴国自然不愿意再承担大汉的高昂价格。

    对此,丞相没有反驳什么。

    以如今正需要孙吴牵制逆魏兵力为由,允了吴国的定价。

    就是将贩卖的战马减少了十之五六,且安抚朝臣之时,尽显智珠在握,曰:“先允之,且静观之。”

    让人们想起了江东与辽东的海路遥远,以及海上风浪变化多变。

    另一,则是镇守南中各郡的庲降都督李恢,夏六月末时病故了。

    源于南中之地的特殊地理以及复杂的势力纠葛,让李恢的离世不仅仅是大汉损失一忠直老臣那么简单。

    因为一旦挑选的继任者不当,恐会引发南中再度扰乱。

    朝廷以李恢之子李遗嗣爵、继安汉将军以及建宁太守之职,给南人豪族们彰显大汉不会罔顾他们的利益以及薄待功臣。

    且让在南中颇有威信的马忠,继任庲降都督。

    嗯,马忠去岁便卸任了牂牁太守。

    因原丞相府留府长史张裔病故,丞相擢拔副长史蒋琬主事益州事务时,还将马忠召归成都领相府参军、兼州治中从事,共同署事。

    如今马忠赶赴南中任职,成都丞相府、州牧府便又出现了空缺。

    不管怎么说,巴蜀之地乃是北伐的根基,且丞相府还兼领着国政。

    如权衡巴蜀豪族的利益、提供汉中与陇右的粮秣辎重、江州与永安驻军的日常繁琐,以及协调南中汉夷的势力,等等。

    诸多事务,单单留府长史蒋琬一人,是无法忙得过来的。

    而且受到李恢年迈病故的刺激,已然升迁为卫将军、坐镇在成固县的赵云,还作书与丞相请命,想领兵进入秦岭褒斜谷的小平地(太白县一带)驻扎。

    那片小平地是前哨。

    无论从关中进攻汉中,还是反之。

    只要是取道褒斜谷,都要先行将此地占据。

    就如去岁魏大司马曹真攻汉中时,便先前在此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及辎重。

    赵云如今想领军去将之占据,乃是攻伐凉州的绸缪。

    为了日后能牵制逆魏驰援凉州的兵力。

    因为只要大汉进军褒斜谷了,逆魏便不得不在郿县及陈仓城一带屯重兵防备。

    只不过,大汉上下都知道,赵云的请命还有另一层缘由。

    已经年迈的他,担心自身也如李恢一样,不知何时就忽然病故了,便会留下了遗憾:再也没有机会领军为大汉克复中原奋争了。

    唉,先帝刘备微末时便追随的老臣啊........

    无需言语,便会令人肃然起敬。

    壮士暮年之请,老臣不愿终死床第、冀望能马革裹尸还的报国赤诚之心,丞相也不好回拒之。

    是故,便招了郑璞前来议伐凉州之事。

    军争者,乃牵一发动全身。

    若是赵云领军入褒斜谷的小平地了,其他兵马肯定也要随之而动。

    因为逆魏不会无动于衷,不可让逆魏占了先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