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调整-《回流大时代》


    第(2/3)页

    陈大河不禁眉头紧皱,尽管早在两个多月前,艾玛他们就对此提出警示,可连他们也没想到这场灾害会严重到如此程度,甚至他还指示他们对上半年种植的作物进行抢收,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算保住粮食基地的第一批作物,那后面的呢,该怎么处理?

    指尖紧捏着纸张,视线沿着惯性向下,似乎想将这份报告看出朵花来。

    最后花没出现,但在报告最后一页的反面,发现了之前忽略掉的一段话。

    这段话虽说与之前的报告衔接天衣无缝,似乎在陈述报告的写作背景,并请求上级予以重视,可陈大河心里总感觉有点别扭,似乎有画蛇添足的嫌疑,那些专家都是写报告的老手,就算有诉求也会有相应的表达渠道,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吧。

    片刻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这段话应该是刘建设加上去的,意图告诉他这份报告的来历和目前所处的进度。

    如果他没有猜错,这份调查报告虽然已经提交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但肯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乃至有可能被束之高阁置之不理,毕竟那些大人物都忙得很,谁有时间理会这些边缘国家。

    或许,最重视的人应该是这个亲身到实地调查过的农学家们,如果他们肯努力继续争取,以联合国迟钝的工作效率,大概能在入冬之际向外发布,以他们的熟练程度,具体的解决措施肯定也会有,就看能不能赶得上这场危机的爆发了。

    将报告再次浏览了一遍,陈大河折叠好纸张放回信封,用手一下下地拍着额头,该怎么办呢?

    坦白说,相比之下,这种种地卖粮食赚到的钱还远远不如第三国际银行旗下随便某个业务的收入,就连在非洲搞矿产贸易也比这个要强,但当生意做到一定规模,就不能单纯的从某个项目来看利弊长短,卖粮食赚到的钱不多不错,但当在粮食行业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之后,其影响力就不是几个第三国际银行所能比拟的,在那时,就算是大国也得正眼相待,谁让粮食是这颗星球上永恒不变的话题呢。

    更何况,远在乌克兰的董建磊以此为敲门砖,不断打通东欧上上下下各个环节,等到巨变来临,不提其他方面的好处,单单是所能搜刮到的财富,就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在他的产业布局中,这个粮食基地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现在种粮的遇到旱灾,虽说能凭借科学技术保持产量,可就算丰收了那又怎样,处于上亿灾民的包围之中,若是不能处理好,恐怕将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