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焦炭和燧发枪-《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第(1/3)页
实际上,陈詹当天就开始造炮了,他等不及炮厂的新炉慢慢烘干,直接用了铁匠铺的小炉,和那个叫严三七的炉丁开始试炼精铁。
铁铸炮管对铁的品质要求很高,这个时代炼出来的生铁杂质含量很高,加上高炉的炉温不够,铁液硅含量较低,浇铸的时候冷却过快,导致石墨来不及析出而得出容易脆裂的白口铁。
这种情况会造成极高的废品率,且铸造出来的大炮容易炸膛,只能靠加厚炮管,或者用熟铁包生铁,铜包铁心等方法来预防炸膛。
用这种方法造炮,一是成本高,二是过于耗时,三是造出来的大炮极其笨重。
秦川要做的便是提高冶炼技术,最基本的是想办法提高炉温,并建造二次精炼炉,用以来炼出杂质较少,含硅较高的铁水。
然后把龚振麟的铁模法和罗德曼的内模水冷技术相结合,通过预热模具或暖箱保温等方法,控制铁炮冷却速度,铸成灰口铁炮管。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实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白口铁变成黑心可锻铸铁,从而提高炮管的强度。
这几个法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会非常难,非常非常难。
铁模和水冷管道等硬件问题并不难,难的是软件,是温度控制。
铁模要加热到多少度,水冷的水流大小、速度,风冷的风速和管口大小,保温的温度和时间,退火的温度和时间等,这些是最主要的问题。
在没有相应仪器的当下,只能靠不断试验,不断砸钱进去摸索。
要知道,罗德曼摸索了整整十年,才完成具体量化和成规模铸造。
秦川当然等不了那么久,他的优势是知道这是可行的方法,知道原理,也知道几个大概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他有钱、有人、有铁料,可以无限制地投入试验。
砸个三五十万生铁进去,应该能摸出成体系的数据了吧。
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冶铁问题。
明朝的铁一直是南方的铁品质远胜于北方的,因为南方树木多,用木炭炼出来的生铁杂质较少。
严三七在福建官铁场干过十几年炉丁,也算是个中行家了,他提出像炼闽铁一样,用木炭冶炼一部分精铁,用来做铸造火炮和火铳的铁料,其他兵器农具之类的铁料用煤即可。
秦川否定了这个建议,不仅因为附近木材少,还因为木炭的热值不够,烧不出硅含量高的铁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