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民国第1外交家-《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3/3)页

    在顾维钧想来,作为奉天将军的儿子,所关注点无非是其父亲张作霖、也是此时代国内军阀们所共同的认知:扩军、买军火。

    本来,在那个臭名昭著的《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中,就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的国际约定:“禁止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入中国,为期两年,如有必要,还可再延长若干个两年禁运期”。1901年开始的西方国家第一次对华武器禁运,后果是严重的。该禁运的后果,就是从军事装备上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武装抗击外国入侵的军事实力,严重地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到底实施了多少年?目前大陆的书籍,似乎没有具体记载。可以肯定的是,武器禁运持续了不止两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鉴于西方国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辛丑条约》对华武器禁运这才名存实亡,中国可以很容易地从德国、英国等在华买办手中买到当时最新式的军火。

    但是一战开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日本趁列强酣战之际萌生野心,便以违反《辛丑条约》为名阻挡各国的对华军火交易。它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让中国无法拥有足够先进的武器来抗拒日本的威胁,或者,只能在日本的监护下购买日本的军火。

    英德等国无暇他顾,所以只有中立的美国才能够有机会插一脚。可是,美国会因为这么一点军火交易就贸然从日本虎口夺食?这位年轻的少将军把国家政治想得未免太简单了!

    张汉卿摇摇头:“日本一直视东北为囊中之物,怎会容忍我们壮大?它完全可以拿条约说事。我的意思,哦不,家父的意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自己提升工业水平,将来自己造军火不更好?东北实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钢铁有煤炭,是发展工业的不二地方。我们现在缺的,一是技术,二是资本。而这两项,正是美国的长处。”

    “哦,想不到汉卿在东北一隅也对美国有如此了解!顾某身为驻美公使,自当为国尽绵薄之力,只是顾某能做些什么?”顾维钧还不明白张汉卿的抱负竟有如此之大,还以为他只是需要拉动一些投资。

    在张汉卿的计划里,就有借重美国人的许多地方。不管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此有何想法,张汉卿已经决定要在经济上跟进美国、在政治上靠近美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期望。别无他法,因为美国是列强中唯一一个不以实质占领中国土地为诉求的,也是目前对华最为友好的唯一的大国。尽管其国策不乏自己的算盘,但是作为国家,他们的谋划有错吗?

    “能做的太多了!顾兄,美国有庞大的制造业,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机械、造船、电子、电力、冶金、汽车、水利、钢铁…这些都是东北发展所亟缺的。另外,美国本部人少地多的现状与东北大体相似,他们的农场建设也能给东北发展以借鉴。

    这些项目,我们想自己迎头赶上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而美国人也很想在中国有更大的影响。如果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合作有了突破,对我们自己的发展、对美国在华的利益,都是相当有利的。而且,这些纯粹是民间经济来往,日本人是无法干涉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