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路上的交谈-《我要做驸马》
兀鲁伯率领着使团抵达西安,负责接待他们的主簿李恩也同意让使团休整了几天,这几天他也亲自带着兀鲁伯在西安城中转了转,给他讲解了一下大明城市中的一些风土人情。
不过让兀鲁伯没想到的是,负责接待自己的这位李恩,竟然精通天文,甚至对算学也有很深的研究,这让他也十分惊讶,特别是在了解到李恩只是一个低级官员,连一个低级官员都懂得天文和算学,这让兀鲁伯也对大明再次产生了敬畏之情。
几天之后,使团也再次启程,李恩也陪同使团一起回京,而就在离开西安不久,兀鲁伯也再次找到他问道:“李主簿,你说的那个求真书院,真的有那么多神奇的知识吗?”
兀鲁伯自从知道李恩的学识都是从求真书院里学到的后,就对求真书院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他得知,书院最初是由大明的钦天监,也就是一群天文学家建立起来的后,更让他对书院极为向往,毕竟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天文学。
“那是自然,我学习的是政论,属于文科的一种,天文和算学并不是我主修,只是有一些了解罢了,相比专门学习天文和算学的师兄弟们,我可是差太远了。”李恩笑着回答道。
现在求真书院的学科已经划分的十分细致,文理科也有清晰的界线,不过就算是文科,也要学习一定的理科知识,特别是一些数理化生常识类的知识,只有掌握这些,才能让他们更加正确的认识世界的本质。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李恩这么说了,但兀鲁伯还是有些无法相信,因为在他看来,李恩的天文学知识已经十分深厚了,特别是他对太阳、月亮,以及几大行星的了解,有些甚至推翻了他以往的认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李恩的天文学水平,放在中亚与西亚,绝对是第一流的天文学家,可是在李恩自己口中,他却只是个选修天文学的外行,对天文学也只是有一些基础的了解,这也让兀鲁伯更加好奇,大明的天文学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李主薄,我听说大明有一种能飞的大圆球,既然你们可以飞到天上,应该更方便观察天文吧?”这时跟随兀鲁伯一起来的卡西姆忽然向李恩问道。
热汽球可是让帖木儿的大军吃尽了苦头,特别是这东西可以飞到天上,所以在传回帖木儿帝国后,也被说的神乎其神,甚至干脆有人说大明人人会飞,还会吸血吃人肉之类的,反正什么离谱的流言都有。
李恩听到卡西姆问起热汽球的事,也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相比兀鲁伯这个单纯的孩子,他知道卡西姆打听热汽球的事肯定不单纯,毕竟这可是军事上的机密。
不过李恩最后还是回答道:“副使你说是热汽球,它可以带人飞到天上去,说起来热汽球的发明,也和我们学院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最初的用途也的确是用于观测天文。”
“真的吗,那你们飞到天上都发现了什么,到了京城能不能带我也飞上天看看?”兀鲁伯闻言也一脸惊喜的问道,之前他倒是听说明军能飞的传闻,但并不怎么相信,现在从李恩口中得到证实才打消了他的怀疑。
看到兀鲁伯这么兴奋,李恩也微微一笑,这几天接触下来,他倒是挺喜欢兀鲁伯这个少年的,毕竟对方比较单纯,而且又聪明好学,前几天他说汉语还有些口音,但现在却改正了大部分,这种学习速度也让李恩自愧不如。
“热汽球是我大明的驸马、靖海侯李节发明的,最初就是由他带着钦天监的人飞上天空,直到那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天空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样,日月星辰离我们的距离也远超想像,以热汽球能达到的高度,除了云朵之外,其它的什么也看不到,顶多就是用望远镜看月亮要清晰一些。”
李恩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笑道:“至于大使您想乘坐热汽球,也并不是不可以,其实我们书院就有热汽球,只要你能通过操控热汽球的考试,就可以自己上去控制热汽球升空,以前我曾经上去过几次,从天空俯瞰大地的确十分有趣。”
“驸马李节,是不是就是那位改良了火器的李节?”卡西姆这时再次插嘴道,除了热汽球外,大明的火器也是帖木儿惨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帖木儿回去后也加派人手打探大明的火器,虽然暂时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却知道李节在改进火器中做出的贡献。
“不错,驸马是我大明最为博学之人,求真书院就是在他的提议下创办的,另外他还发明了许多的新事物,热汽球只是其中之一。”李恩也并没有隐瞒,当即再次回答道。
李节的名气太大,有些消息也根本瞒不住,所以李恩也是实话实说,说起来他和李节不但同姓,而且还是同宗,不过李恩的家族与李善长一系的亲缘关系比较远,所以当初李善长满门抄斩时,他们也并没有受到牵连。
“大明最为博学之人?”兀鲁伯听到这里眼睛也都亮了,连李恩这么博学的人都对李节如此的推崇,甚至连求真书院都是在对方的提议下创办的,这样的人物他也十分的敬仰,恨不得现在就能登门求教。
相比于兀鲁伯,旁边的卡西姆却是神情凝重,虽然他对大明的了解还十分肤浅,但他却有一种直觉,这个李节绝对是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导致帖木儿惨败于明军之手。
李恩是个合格的外交官员,他在说话时也一直在观察着卡西姆与兀鲁伯的反应,其中卡西姆的异常也被他看在眼里,甚至他都能猜到对方心中的想法。
不过李恩并不在乎卡西姆的小心思,毕竟做为战胜国,这一场他们彻底打断了帖木儿东进的雄心,主动权也掌握在大明手中,根本不必考虑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