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外界吹捧张薇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女神、未来,但和能力、经验等方面无关。 张薇能升入研究员,有个人能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跟着他一起做了好几个大项目,贡献排名也非常的靠前,就只在他的后面。 如果把艾立新和张薇安排在一起,是有些不适合的,无论是李明还是朱琦,都是资深的研究员,能力和经验都是顶尖的。 所以两人肯定会被分开。 赵奕思考着摇了摇头,都感觉有些心累,他觉得给研究员分组,就好像是老师给学生分组一样…… 组都已经分完了,还有学生找来说,“我不想在这一组?” “心累!” 赵奕用手摸了摸心脏,旁边的邓丙成关心的问道,“赵院士?怎么了?难受吗?” “是啊。”赵奕摇头。 邓丙成还以为是真的,马上道,“那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智商超高的天才,身体容易出现疾病,就是因为思考的太多,脑力耗费太大……” “这是有根据的……” “巴拉巴拉~~” 邓丙成连续说了一大通,赵奕听的脸都黑了,他发现和医生呆在一起,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赶紧快走几步去了另一件隔离实验室。 张薇和朱琦也正忙碌着,他们正在对螃蟹腿部神经做电机,用仪器来检测信号传导。 当赵奕走进去的时候,张薇正放在手头的工具,随后惊喜道,“我们检测到了神经外围细胞的细胞膜震颤。” “神经外围细胞?”赵奕疑惑。 张薇解释道,“不是神经细胞,是和神经相连的其他细胞。” “哦。” 赵奕走过去看了一下数据,发现是一大堆的数据,最后电脑计算得出了结论-- 细胞膜震颤幅度:2nm(纳米)。 这是一个星期的准备后,检测到的第一个确定数值,后续同样的检测就容易了很多,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朱琦“这个数值应该是准确的,偏差范围在0到2纳米之间。” 赵奕听罢疑惑问道,“这还准确?总共只有2纳米,岂不是可能没发生?” “当然。” 朱琦道,“任何实验都是存在偏差的,尤其是这种细微的检测,也许细胞膜的震颤,是因为神经信号传导的附带效应,因为它距离神经细胞太近了,很可能会被附带牵连。” “还有其他数据吗?”赵奕问道。 “暂时没有了。”朱琦道,“我们之后还要做很多类似的实验,计划是做上百次,把数据收集在一起进行分析。” 邓丙成忽然道,“现在能做的,做一下看看?”他对还原神经研究经典实验感兴趣。 “可以,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朱琦说道。 接下来他们就准备第二次实验,赵奕、邓丙成则是在旁边看着。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邓丙成一起在和朱琦交流,两人说着相关的实验内容,邓丙成很专业的提出几个小建议,让朱琦听的眼前一亮,忍不住赞叹道,“不亏是专业做神经研究的。” “过奖、过奖!” 邓丙成道,“其实以螃蟹钳腿神经做研究,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反倒是螃蟹的后腿,最好。” “为什么?”朱琦疑惑。 其他人都看过去。 “螃蟹的钳腿,是经常发挥作用的部位,无论是捕食还是威胁敌人,哪怕是走路的时候,钳腿也一直在动,随时警惕可能到来的危险。” “这就像是人类的手指,灵敏度非常高,也就意味着神经密集。但实际上,神经研究最理想的素材,是只有主干神经没有分叉,研究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分叉小神经的影响。” “当然,那不可能。” “但是选素材的时候,肯定要找神经分叉更少的部位。” 实验室几个人听的不断点头。 邓丙成说的确实非常专业,他们的研究只是把钳腿主干神经剥离,但人工剥离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带其他细胞,就肯定会‘分叉’神经在,就像是树干带着树枝,有时候也许会把树枝,认定为‘和主干无关的细胞’。 很快。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 朱琦和张薇不断忙碌着,邓丙成也偶尔过去帮忙,实验过程中收集了一系列数据,能推算出刺激螃蟹钳腿部神经时,周围细胞的细胞膜,确实是发生了微小的震颤。 这次得到的数据是‘4nm’。 “偏差太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