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内团队发表报告的时间到了。 国内团队负责的验证工作,并不是实验测试的重点区域,正常来讲,做分析成果报告也不会吸引太多人,总归不会比其他团队多。 这天不同。 会议中心早早的聚集了好多人,他们甚至都把位置占满了,就只留下了中心区域。 因为数据分析工作到了末尾,有些完成分析工作团队,都已经准备离开了。 很多人都很清闲。 当听到说国内团队中的年轻数学家赵奕,以一部分数据为基础分析验证出,可能是希格斯粒子的新粒子,顿时就吸引了好多好多人。 其中相信赵奕真正检出新立的人很少,多数都是过来看个热闹,想看看赵奕的成果报告,具体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哪怕是物理学家们也非常八卦,尤其是物理学圈子里的八卦,喜欢看热闹是多数人类的共性,找出其他人的报告错误,也能显示一下自己有多么的专业。 前来听报告的不仅是人多,还有好多顶级的物理学家。 比如,基博尔。 基博尔参与了赵奕的研究,他不确定研究成果是否正确,也想过来看看结果。 比如,格拉肖。 格拉肖就是纯粹来看热闹的了,他还对几个熟悉的人大声说着,“他找汤姆把论文给我了,我看过了,很天才的想法。” “真的很天才!” “他既然想用一种计算机的算法来证明新粒子存在!” “哈哈哈……” 其他人也跟着笑了。 在纯正理论物理学家的眼里,计算机永远是辅助物理学研究的东西,最初的计算机就是为了辅助物理学家们储存、分享数据而研究的。 好多物理学家对计算机研究者天生有一种优越感。 当然了。 理论物理学家本来就是站在学术鄙视链顶端的人物,他们会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说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赵奕并不能被归在被理论物理学家看不起的行列中,因为他是一个数论专家,而且在数论领域有了非常大的成就。 现在的情况不同。 赵奕似乎是要用一种计算机方法,来分析粒子对撞实验测试的数据,并验证发现了新粒子。 这是传统的量子物理学家不能接受的。 好多人过来的目的,就是找出赵奕研究过程中的错误。 很快。 国内团队的报告开始了。 最开始是陈明上台,做有关数学计算、统计方面的报告;后来就换成了阮文烨,做验证分析整体结果的报告。 陈明的情绪还好一些,他是研究复杂数学的,理论物理的分析离不开复杂数学,而复杂数学却不需要理论物理。 他研究的是数学、是基础。 面对一大群顶级的物理学家,陈明的表现也很淡定,他觉得甚至比不上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当时台下坐着有很多顶级数学家,出现一点差错都可能被挑出来。 现在只是做数学方面的统计报告,就算是中途出现一点问题,台下的人大概都不会找出错误。 事实确实如此。 台下的人别说是找出错误了,都根本没有几个人认真在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