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棺中非人,家中见面-《鉴宝无双》
第(2/3)页
三人也没再去“逼问”,随后又进行了一番讨论。
这墓葬之中的青铜悬棺里,不是人,确切地说不是人的尸骨。
但是,这里头的“东西”,却和墨子有关。而且从化肥的表现来看,绝不是一般的关系。
可遗憾的是,化肥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甚至连大致的范围也给不出。
化肥今天的表现,比他们昨晚想象得要强,起码能肯定和墨子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之前没有白忙活,方向和目标是对了。
只是这里头并非是墨子的尸骨,是什么,化肥也不知道。
“莫非是墨子的衣冠冢?”吴大志吧嗒了两口烟,继而说道。
这不是没有可能。
若青铜悬棺中没有墨子的尸骨,却有墨子曾经穿戴的衣帽服饰或者常用之物,那也符合化肥的表述。如此一来,就是墨子的衣冠冢。
“也可能是墨子发明的某种机械、工具、兵器什么的!”吴夺接口,“而且若是如此,那这东西肯定不一般。”
“还有一个可能。”权浩然顿了顿,“墨子的著作,甚至有可能是墨门弟子整理的《墨子》全篇!”
吴大志听后,不由站起身来,“要真是《墨子》全篇,这可就了不得了!”
据传,墨子死后,其主要的亲传弟子,整理编著了《墨子》一书。
《墨子》的内容非常广博,囊括了哲学、政治、军事、科技等等很方面。
《墨子》流传下来一部分,但是不全。
如今能看到的版本,主要是晚清经学大师孙怡让的《墨子间诂》,再就是《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没有全篇。
也就是说,《墨子》如今只有残篇。而且根据一些史料来看,如今的残篇,少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吴大志说起这个可能,才会略显小激动。
“爷爷,就算青铜悬棺里有《墨子》全篇,战国时期的竹简,两千多年过去了,想全然获取完整的文字,怕也不太可能了······”
“那得看怎么处理,处理好了,不管是竹简本身,还是竹简上的墨迹,都不会有问题。”吴大志笑了笑,“你想想,当时如果真的把《墨子》全篇竹简置于青铜棺内,如此重视,怎么会不妥善处理?”
权浩然跟了一句,“嗯,银雀山汉墓之中,就有很多竹简得以保存。”
“不一样的。”吴大志说起墓葬之事,信手拈来,“你说的银雀山汉墓,是石坑竖穴墓,因为排水不通,导致常年积水,加上墓坑与棺椁之间填充白膏泥封护,所以有些空间是与空气隔绝的。”
听了吴大志的话,吴夺不由想起一句话:干百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不怕湿。全湿,反而能隔绝氧气。
“但是,山体墓葬,青铜悬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环境的。”吴大志接着说道:
“若是青铜悬棺内有竹简,肯定会用别的办法保护。
最简单的,就是封蜡!
比如,南宋的徐谓礼文书,墓葬中纸质的东西,都能完好无损,出土之后也没有什么大变化,就是用了这个法子!”
吴大志说的徐谓礼文书,是南宋官员徐谓礼墓中的东西。出土时,文书纸质完好,墨色如新。
2006年,徐谓礼墓被盗。这徐谓礼文书,是破获盗墓案之后追回来的。国家一级文物。
南宋墓葬中的纸质文书,居然一直保存完好,就是因为徐谓礼墓葬做了妥善的处理。
除了墓葬坚固,有防腐处理之外,徐谓礼文书原本是卷成一轴,装在金属容器里,容器外面封了蜡,然后放进了灌满水银的棺木里。
吴夺和权浩然都点了点头。
对于青铜悬棺中的“东西”,他们猜测了很多种情况。
不过,猜测归猜测,这具体之物和推断出墨子不同,不管你怎么猜测,它就在那里,不变不移。青铜悬棺中到底是什么,那就只有揭开的时候才能确证了。
吴夺点了一支烟,徐徐吐出一口烟雾,也长长出了一口气,“爷爷,权叔,其实这个结果比青铜悬棺中是墨子尸骨要强,到时候一掀棺盖,尸骨可比别的瘆人哪!”
“不是尸骨,危险性反而更大。你以为看盗墓小说呢?有什么尸变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吴大志幽幽说道:
“墓葬之中,最可怕的,永远是机关!
既然和墨子有关,墓葬本就少不了奇技巧工。青铜悬棺更适合设置机关,若无尸骨,便少了很多禁忌,设置机关的灵活性更大!
如此看来,此地确实凶险得紧!”
吴夺却有些气盛,“爷爷,再凶险,也得有个‘活路’。因为他们秘藏九鼎,应该也想着重见天日,要不然,他们的后人和传人,就不会留下天象图和地理图了!”
“他们?”吴大志忽而眉头一挑。
“怎么了?”吴夺和权浩然齐声问道。
“我突然想到,此处山体墓葬既然没有墨子尸骨,那么,会不会就是秘藏九鼎的这帮人开凿和设置的?而不是这帮人找到了这个地方加以利用?”
吴夺一拍巴掌,“对!如果这样,更能解释他们为什么能进出自如!若本来是墨子生前指定甚至提前设计,他们就算是一帮奇人异士,也未必能如此轻松进入和恢复如初,甚至发现此地都绝非易事。”
第(2/3)页